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党建时讯
2013,严字当头——从多地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看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趋势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更新时间:2013-03-08 10:19:54

  作为管干部的部门,组织系统该怎样落实中央精神,把干部管好?在干部管理监督方面,今年将会有怎样的新思路新举措?年前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加大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力度”。连日来,各省区市以及一些地市陆续召开组织部长会议,其间大都对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工作加以安排部署,把一个“严”字贴在了2013年的大门上。

 

组织部门一道高难度“作业”

 

  从严治党,核心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在全国组织系统,这一点已成共识。江西省委组织部一位干部道出了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性、必要性:“干部队伍是掌握公共权力最多最大的群体,是最需要管理监督、也最难管理监督的群体。”

  干部为什么不容易管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评价手段不够完善,有些庸懒散奢干部钻了空子、打“擦边球”,但缺乏认定和处置的明确标准和措施;二是干部违法违纪行为隐蔽性较强,而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有的问题难以发现;三是受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和庸俗关系学的影响,好人主义泛滥,凡事“睁只眼闭只眼”,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丢选票,搞一团和气,把对“问题干部”讲情开脱、包庇纵容当成是爱护干部;四是有少数领导干部由于自身要求不严,对违纪违法行为不敢“亮剑”,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等。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职责所系,各地组织部门都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各种措施。四川、宁夏等地组织部长会议提出“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更多精力放到选好干部、配强班子、建好队伍上,切实体现‘从严’要求”;“各级党组织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把‘认真’二字作为加强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原则,旗帜鲜明地讲正气、树正气,旗帜鲜明地抓管理、抓监督。”

 

关键岗位是管理监督的重点

 

  关键岗位重点管理。在今年各地组织部长会议上,此思路被一脉相承,关键岗位成为从严管理监督的重点。

  从严的目光首先落在市委书记、市长、县委书记、县长等地方党政“一把手”身上。此外,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各单位“一把手”,管人管钱管物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也被纳入广义“关键岗位”的范畴。

  如何从严管理监督重点岗位干部?青海明确提出:对州县乡党政正职、执法执纪、管人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的干部,要重点配备、重点教育、重点考核、重点监督。江西也认为:要把主要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作为重点,严格考核考察,严格选拔配备,严格管理监督。

  广西要求以主要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为重点,落实“四个从严”要求,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进一步抓好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等制度,认真做好巡视、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工作,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在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继续做好“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加大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离任检查工作力度,探索建立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海南将抓好市县党政正职、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相关文件的落实,改进和完善市县党政正职选拔办法。

 

  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收张礼券、拿点特产、公车私用……大量事实证明,这些形形色色、看似不起眼的“小腐败”,往往成为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因。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就需要对这些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这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各地组织部长会议上,如何从严教育干部,防患于未然,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及时开展谈心谈话、诫勉函询、警示教育,督促有点“问题”的干部有所收敛、有所反思、有所触动,促使广大干部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这是青海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的要求。

  山西更是提出,要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克服情面思想,敢于开展批评。组织人事部门要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要善于扯袖子、咬耳朵,不能哄着、护着、包着,防止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特别要用好换届考察、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结果以及巡视成果,抓好情况反馈。

  江西还特别提出,民主生活会要积极探索讨论式、提示性的方法,不能搞“哥俩好”,上级怂恿下级、下级吹捧上级,大力提倡互相批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以党内组织生活的正常化、科学化有效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

 

  干部工作环环紧扣,切实把从严要求贯彻到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考核、研判、监督等各个环节中,是管理监督干部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严选拔,特别要重视选拔“一把手”。黑龙江提出,要严格按照党政正职选拔标准和条件,研究探索党政正职的培养选拔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执政骨干队伍建设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上海表示将努力使选人用人始终在制度轨道上进行,确保干部选拔任用达到程序认同、结果认同,干部认可、群众认可。多地要求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坚持严格考察、科学分析方法,坚持广开视野、重视基层导向。

  世界性难题——考核,虽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真正发挥“指挥棒”作用,但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工作中,从严考核得到各地的高度重视。以重庆为例,将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完善“1+7”干部考核办法,优化实绩考核、民意调查指标,改进干部德的考核。要完善考核公示方式,探索实地复核办法,强化考核责任,考准考实干部。要健全奖惩机制,突出考核结果的刚性运用,旗帜鲜明地褒奖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干部,教育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虚报浮夸、失职渎职的干部,让考核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指挥棒”。

  四川把综合研判作为从严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明确研判具体内容、程序方法、结果运用,规范定向测评、抽样调查、深度访谈、自我评价方法,深入分析班子运行状况,准确掌握干部德才表现,避免用管脱节、“急拿现用”。陕西也将深化领导班子综合研判,规范内容程序,强化结果运用,完善定向测评、抽样调查、深度访谈、自我评价等方法,做到对班子和干部了然于胸、知人善任。

  从严监督,作为一个关键环节,被各地加以强化。北京要求结合巡视、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等,加强专项检查和通报。贯彻四项监督制度,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坚持和完善拟提任市管干部个人重大事项专项申报及审核制度。推进“一报告两评议”覆盖全市所有有用人权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职责离任检查。安徽也将加大整风肃纪力度,深化拉票贿选、买官卖官问题整治,开展跑官要官问题集中整治活动。湖南还提出要重视网络等新媒体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当然,各地组织部长会议对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部署还只是在提出要求阶段,“具体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还有待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四川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负责人说。

  让领导干部都做到乾乾终日、翼翼用权,这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目标所在。2013,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03-08 02版:要闻 版)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