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经验
扬州:让“新市民”露出最美笑容
信息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更新时间:2012-11-02 15:13:36
文昌花园社区是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失地农民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特困家庭多。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组织积极实施“家门口饭碗”工程。党员致富能手李树香自掏腰包为特困家庭垫付本钱,带领38名困难群众成功创业。
这样的故事在扬州比比皆是。近年来,扬州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40多万名农民搬进了163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对此,扬州市特别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努力让“新市民”露出最美笑容。
——“差别化”设置党组织。根据党员特长和兴趣灵活组建党小组,分别成立志缘型、业缘型、趣缘型、情缘型等60多个特色党小组,形成“居住区党委+动迁村党支部+楼幢党小组”组织架构。
——“网格化”管理。为了使居住区每一项工作都有党员中心户主导、党员负责、党员志愿者参与,扬州将1330户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善于团结联系群众的党员住户确定为“党员中心户”,作为管理核心,坚持“定人、定岗、定责”,明确每个党员的责任区域,要求党员主动带好一个家庭、带优一帮邻居、带活一幢楼栋。
——“组合式”服务。建设综合性服务阵地,每个农民集中居住区都建成邻里中心,主动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行常态化服务项目,面向弱势群体开展救助服务,面向失业下岗人员开展再就业服务,面向空巢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更为多样、更加配套、更显人性。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11-02 01版:要闻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