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发展有什么困难,群众对你们班子工作满意吗?”一见到定南乡小河村支书周仕虎,贵定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万其恒高声问道。
“没有啥子困难啦!我们想到的你们想到了,没有想到的你们也想到了,现在只有把工作做好。”周仕虎笑着答道。
原来,小河村领导班子是两村合并后组建的新班子,上任伊始,两委班子不团结,群众多次上访,万其恒深入村中与村干部交心谈心,了解“病根”,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诚布公的沟通,逐步打开了心结。目前,在村两委带领下,先后建起了3个300亩的蔬菜基地、农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群众开始迈上致富路。
记者近日深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县市,随着组织部长倾听党员群众呼声,化解矛盾纠纷,真心实意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满怀深情接访抒民怨
“都说组织部门权力大,接访时一点架子都没有,态度很好,也认真地记录,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咱心里舒坦,感到很温暖、很踏实。”一位来黔南州委组织部上访的党员告诉记者。
黔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黄伟介绍,今年3月,黔南州委组织部结合“一迎双争”主题活动,建立“部长接访日”工作制度。设立部长接访室,实行部领导轮流值班、在岗接访、相关科室陪访,每周四为集中接访日。并明确要求,接访要带着一颗真心,以和蔼可亲的笑容、谦虚温和的语调热情接待,确保来访群众能安心、舒心、静心地反映问题,树立主动服务意识,耐心地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
福泉市委组织部对来访的老干部,一律做到“一杯热茶、一把椅子、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使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有“家”的感觉。对乡镇或外地来访的老干部主动安排就餐,对行动不便的则安排车送其回家。“有些来访老干部情绪激动、言辞过激,有些对政策一时不理解,我们都不厌其烦认真倾听,站在老干部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解释答复工作,让老干部满意而归。”福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娜说。
有一位老同志,为反映妻子恢复工作的问题,四年里多次到不同部门上访,前几天来福泉市委组织部反映,接待人员耐心倾听,按照政策规定反复予以解释疏导,后来经核查,反映的问题依政策不能解决,这位老干部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还是很满意。”
带着问题下访解民忧
“信访工作要做到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融合。”黔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长黄伟说。
该州以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为载体,组织部长深入上访户家中察民情、听民声,及时发现和掌握引发信访的各种苗头性问题和矛盾隐患,切实做到“信访信息掌控到户、矛盾问题化解到户、信访案件调处到户、不稳定因素防范到户”。
平塘县甘寨乡有一位解放前参军的退伍军人,因未安排工作,多次到县委组织部上访,在没有相关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县委组织部领导深入家中,以拉家常的形式与老人交谈,耐心听他们讲经历,并做好解释工作,请乡党委、政府关心帮助老人排忧解难。老人听后甚是感激,他说:“我本来是打算去上访,想不到你从大老远到我家里,不但把政策解释的一清二楚,还把我当亲人,你说的话我相信。”
长顺县委组织部建立部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工作制度,每位部班子成员分别联系5个以上基层单位,不定期参加所联系单位的信访接待,为上访群众舒缓情绪、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处理信访问题“不推诿、不回避、不拖沓、不掩盖、不上交”。同时,开通信访专线电话,做到“电话接听无忙音,群众咨询有回音”。
福泉市委组织部开展上门听意见,联户家访等走访慰问活动,对老干部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经常走访一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缺少照顾、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落实帮扶、解决难题,传递温暖。
联合部门办访贴民心
在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组织部门的信访主要集中在干部历史遗留问题、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干部选任、干部作风、干部工资待遇等方面。很多信访件涉及多个部门,只有部门联动才能妥善处理。
贵定县古城村、乐雍村、猛安村、文江村,一直因为村界不清,导致林地产权不明,村民经常上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万其恒了解后,请国土、林业等部门勘察,召开乡镇、村组干部会议,最后和平协商,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确权,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拿着分配协议书,古城村支书郎德伦告诉记者:“困扰村两委几十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老百姓都安心了。”
今年5月23日,福泉市三位退休老干部到黔南州委离退休干部局反映,要求补发38个月工资津贴。接到州委离退休干部局通知后,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分管副部长找三位老干部了解情况,做好政策解释。5月24日,市委组织部请财政局、人社局、退干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请来三位老同志就补发38个月工资津贴的问题进行沟通座谈,经过反复的政策解释,终于取得三位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随后,在市委组织部的跟踪督促下,人事和财政部门在最短时间和本市政策范围内兑现了相应的工资津贴。
同时,黔南州委组织部还主动和信访部门联系,开展“组织部门机关干部到信访部门参加信访接待活动”,州委组织部每周安排一名同志到州信访局参加信访接待,每月由一名部领导安排至少两天时间到州信访局接访,掌握第一手资料,倾听干部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变“坐等上访”为“主动接访”。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2-10-26 02版:组织工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