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洪庄镇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第一要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五大抓手精准施策,确保全面打赢“十三五”扶贫攻坚战。
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拓宽脱贫攻坚新渠道。实施“一园、两市、两区、两沿”发展规划。加快物流园周边土地合作开发,拓展仓储物流产业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材市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引导镇区建材零散经营户入市经营;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建设扶贫产业化标准厂房项目30000平方米;每年完成招商引资过5000万元项目4个;沿牛桃线、268省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花木林果,做到高效农业全覆盖。十三五期间,把发展产业作为吸纳低收入农户转移就业的主阵地,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农户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预计可为低收入农户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
以社会扶贫为抓手,完善脱贫攻坚新机制。一是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空挂户、挂空户现象。与帮扶单位加强联系,坚持精准扶贫导向,精准确定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措施、安排帮扶项目、使用帮扶资金。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协助落实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参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完善经济薄弱村“7+1”帮扶工作机制,重点帮助村级兴办产业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制。坚持因人因地因致贫原因施策,实施“点穴式”扶贫,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提高帮扶成效。为低收入农户脱贫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好村级组织在扶贫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落实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为改变落后面貌、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发挥积极作用。
以保障扶贫为抓手,提升脱贫攻坚新成效。镇党委、政府加大对低保、五保户关注力度,做好保障兜底工作。进一步完善敬老院软、硬件设施,提高五保老人生活条件。开展村级居家养老服务,做到居家养老中心全覆盖。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让贫困户真正有幸福感、获得感。严格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对全镇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危房进行改造,确保有效改善低收入农户生活、居住环境。
以基础建设为抓手,搭建脱贫攻坚新平台。一是实施交通扶贫。积极向上争取农路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镇村道路升级改造拓宽工程,完成自然村的道路硬化,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实施水利扶贫。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田水利项目、土地整理项目、丘陵山区农开项目和财政农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做到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全覆盖。三是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围绕“美好家园”,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城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积极向上争取美丽乡村、康居示范村、环保管网、一事一议和环境整治等项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实行垃圾清运、保洁人员管理市场化运作新机制。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的试点,多争取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全省移民项目新亮点。利用环保项目、房屋征收项目、水利污水管网等项目,对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提升镇区整体形象。
以专项扶贫为抓手,探索脱贫攻坚新路径。在教育扶智中狠下功夫。实施教育关爱工程,成立万盛教育关爱基金,首批基金50万元,主要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奖励和困难家庭学生重点帮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低收入农户适龄子女不因贫困失学。完成中学教学楼和宿舍楼建设工程,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创造校园优美环境。在实施金融扶持上加大力度。加大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力度,低收入农户可以享受至少3年的小额贴息贷款,重点支持贫困农户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增收项目。帮助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人员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适合贫困人口的脱贫项目,使他们变“输血”为“造血”。对困难群众到国外打工人员,提供3万元免息贷款,着力解决贫困户贷款困难问题,尽快实现扶贫对象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