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组工要闻
心系群众谋发展共致富—记石湖乡贺庄村支部书记张劲松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4-08-10 15:53:14

石湖乡贺庄村,曾几何时,一个人均收入全乡倒数的经济薄弱村,在支部书记张劲松的带领下,经过二十年的打拼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市、县文明村,连续多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张劲松也多次被县乡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张劲松是一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在乡建管所担任过负责人。1995年因工作需要被乡党委安排回村担任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0个年头。20年如一日,他始终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标准要求自己,诚实做事、虚心做人、带头致富、扶贫济困。多渠道引领群众致富,全心全意做好群众公仆,争取早日实现户户有轿车,家家住楼房,村庄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景象。

作为支部书记,张劲松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努力如何才能将全村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上任伊始,张劲松从抓好班子建设入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调查全村48名党员,查找村落后病症,开诚布公选拔村干部,先后将三名想干事、干实事的年轻干部选拔进村领导班子。平时他注重教育,经常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学习不同时期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工作上大胆放手让年轻干部干事,以期在实践中让他们得到锻炼。“人心齐泰山移”,可赚钱却不是那么回事。为了给全村群众带好头,2006年他和村支两委班子率先办起了针织厂,吸纳了村里50多名群众进厂务工,同时还带动了三户农民自主创业一道搞起了针织品加工,一时间全村妇女人人都拿两根针(一根勾针、一根秀花针),坐在家门口工作,月收入过千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贺庄村人多地少,但该村却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村后有一坐5000亩面积的贺庄水库,村东有万亩国营石湖林场,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依托这一有利条件,2007年,张劲松在乡领导的带领下,南下赣、浙,北上北京、大连、蒙古等地参观取经,高薪聘请外地师傅开发大水体养殖,实现了湖面鹅鸭、水里鱼虾、湖底蟹蚌的立体养殖技术。围绕树林他也做好了一篇文章,他和妻子率先在树林里建起两栋香菇大棚,试种香菇,带动全村20多户农民林间“淘金”。

村民们富了,可村庄环境处处都是死角。村民家前房后垃圾堆处处可见,交通受阻脏乱不堪。这时他又打起了新农村建设“小九九”来。2008年底,村里经过全体村民大会表决利用水库移民公补资金铺设村内水泥道路,和下水道改造工程。全村共铺水泥路5.6公里,新修下水道2200米栽植花草树木3000余株安装路灯60盏,新盖农民别墅63套,新建村部办公楼、村卫生室、小学皆达到上级有关部门验收标准。到2009年,贺庄村不论是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民学校、还是现代远程教育在石湖乡乃至东海县都是数一数二。

他是石湖乡贺庄村的支部书记,但他更没有忘记他还是县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访民情、聚民意也是他的本职工作。2006年底,他与乡领导在参加县人代会期间,一起找到县领导协调与有关部门形成结对帮扶,改建了多年废弃的电灌站,扩大旱改水面积1200亩,年可增收达6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千元。今年1月,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又提出对牛桃路进行拓宽整修的议案,并被列入重点发展工程。该工程石湖段8.5公里,宽9米,镇区段1.3公里,宽15米,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预计8月底正式通车。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张劲松为带领全村农民致富奔小康、实现村庄环境硬化、美化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作为县人大代表,他又为全县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的张劲松,依然一如既往地追求他昨日的梦想,一门心思地想把贺庄村建成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裕的理想新农村。

(文章来源:《东海新闻网》)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