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双店镇推行党委驻村工作室,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缩短了跟村民的“最后一公里”。
“不沉到农家,就写不出来日志”
日前,东海县双店镇采用问卷入户走访调查的形式,对党委驻村工作室运营一年多来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通过现场提问和实名登记的100名被调查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有93人为这种“把机关干部办公桌搬到村里来,将服务从‘机关’前移置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的做法叫好,值得推广,都夸机关干部奔在基层,忙于一线,接了地气,是走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和有益尝试。
“不为民办事,就不能赢得群众认可”
现在,双店镇党委驻村工作室俨然成了老百姓身边的‘行政服务超市’ 对于群众反映的棘手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驻村工作室”的机关干部则要及时上报镇党委政府,由领导班子每周召集公安、纪检、民政、国土、建管、城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会办”,专门协调处理,切实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落实。
“不深入实际,就理不清矛盾疙瘩”
据悉,为有效避免驻村工作表面化、形式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实效,双店镇还在党纪、政纪方面对“驻村工作室”的干部作出明确约束,凡敷衍了事、应付群众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真正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俯下身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如今,机关干部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六多六少”的喜人景象:主动下村的多了,蹲在机关的少了;进群众门的多了,进干部家的少了;给群众办实事的多了,只说不做的少了;办事雷厉风行的多了,拖拉推诿的少了;务实奉献的多了,敷衍了事的少了;群众夸的多了,群众怨的少了。机关干部也找到了自我发挥能力和特长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每天早上去党委政府找书记镇长处理事情的村民几乎看不到了。党政领导也不用“躲躲闪闪”了。一桩桩“老大难”、一个个“烫山芋”,都顺利解决了,其中,一度时期农村建房矛盾高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镇村民因界限、房屋高低,错前错后等矛盾纠纷基本得到控制。建房上访案件也由去年同期的36下降至现在的4件。老百姓高兴地说:“现在,有事找领导方便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