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要闻
中央主流媒体关注我县水晶产业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4-01-05 10:23:00
东海水晶的品牌越来越响。近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先后以文字和影音的形式,从人文艺术、产业发展等角度,对东海水晶进行了报道。
2013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东海水晶:晶莹剔透的奇妙世界》为题,用近千字的篇幅,配以水晶工艺品图片,报道了我县水晶工艺发展历程。报道指出,由于水晶晶莹剔透,内部蕴藏着万千气象,传递出空灵与明澈、刚毅与柔美、天地造化与人文艺术并存的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全国各地一大批艺术人才和雕刻好手走进水晶雕刻领域,为水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县根据水晶加工技术兼容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开展与科研机构、产品研发单位以及其它宝石加工行业的合作,提升从业人员的艺术素养。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培养本土专业人才。依托职称评定,为水晶雕刻培育高端人才。通过举办长中短期培训班,为水晶市场培育各类急需人才。这些举措,逐渐改变了东海水晶加工原来只能生产简单工艺品的局面。
现在,东海水晶市场已经成为各路人马竞才斗艺、水晶雕刻各流派竞相发展的大舞台。在福建工艺、扬州工艺、河南工艺、北京工艺和东海工艺5个水晶雕刻流派中,东海工艺流派呈现出的特点是新人新作较多,产品擅长俏色小雕件,利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取其美之精髓,出“新”出“色”,具有明显时代生活气息。
2013年12月23日晚,中央电视台二套黄金栏目“第一时间”,则以《水晶收藏市场调查》为题,对我县的水晶收藏市场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专题解读。
该节目对以我县为代表的水晶收藏市场做了详尽的解析。近年来,由于我县水晶产业的蓬勃发展,水晶原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由于水晶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县90%的水晶原料主要来自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然而巴西近年来执行严格的税收政策和矿业环保措施,造成许多中间商不愿意收购原矿,致使国内水晶原料大幅减少,供不应求。县内许多商家和水晶收藏爱好者均表示现在的水晶,尤其是带包裹体的发晶、钛晶、绿幽灵等名贵水晶价格突飞猛进,5年来价格上涨10倍左右,经加工的水晶成品价格还要再翻3倍。水晶原料从几年前的几十元一公斤,卖到几百元一公斤,稀有名贵的钛晶价格每公斤已突破30万元,价格能与黄金媲美。即使这样,好的水晶原料还是难求。
水晶市场的行情持续上涨助推了产业长足发展。节目中,县长朱国兵介绍了我县的水晶发展现状。目前,我县已形成年产2000多万件水晶首饰、500万件水晶工艺品的产业规模,2012年我县水晶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构成了与国际携手的“世界水晶经济圈”。
(《东海日报》,2014年1月4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