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牛山街道城镇待业人员刘超通过参加招聘会,被城区一企业聘用,月薪2500元,踏上了工作岗位。他笑着说:“我能应聘成功得益于县里为我们搭建的招聘平台,为我们再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今年以来,我县采取政策启动、培训拉动、平台推动等多轮驱动方式,引领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先后举办大型招聘会12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6000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政策启动,实体经济大发展
该县先后制定出台《鼓励创业扶持意见二十条》、《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等文件,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以及社会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在土地使用、技改扶持、财政补贴、减免行政性收费等方面与外商享受同样的政策待遇。同时还降低门槛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开通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促进创业队伍迅速壮大。目前该县有3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35万个,年创产值30多亿元。
在鼓励创业的同时,该县还建立“三项制度”保障就业。建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认定和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实施政策扶持、就业服务、购买岗位、技能培训、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进行动态援助。专项服务制度。定期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活动、阳光助残等就业援助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困难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援助服务。制定《东海县企业动态监控及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启动专项调查活动,注重信息引导,加强用工监测,特别是动态监测春节前后县内企业用工缺工情况、农民工节后返岗情况等重要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提前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先后为太平洋石英、台玻、百福来食品等70家企业免费网上发布招聘信息3389条,提供各类岗位5031个,达成意向1741人。
培训拉动,就业水平大提升
以水晶(工艺品)雕刻作为引导性培训工种,该县创新“11和“1多”创业培训模式,围绕水晶创业需求,从“创业+水晶雕刻”、“创业+水晶市场营销”、“创业+水晶网络销售”三个方面开展免费培训,实现创业意识、创业方法、实体运作、市场销售等全过程的培训与指导,有效提升创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近5年来,共开展创业培训1万余人,其中3000多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5万人。目前,仅从事水晶网店销售人数已超过6000人,年销售额15亿元,拉动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平台推动,特色产业大跃进
该县立足水晶资源优势,以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主阵地,筹资创建了全国首家水晶产业创业孵化基地——东海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研发高端水晶产品,提升水晶产品层次和品牌,从事水晶网络营销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
每年可为当地企业培训水晶方面技能人才及水晶创业人员1500名以上,可容纳50家企业200余名大学生创业,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3-5年可以培育出100人以上规模企业80多家,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先后建立了21个乡镇农民培训基地、10个市级和50个县级创业见习基地,实现了创业就业培训全覆盖、全免费。成功创建15个市、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每年吸纳就业创业人员3万余人,年创产值30多亿元,有力推动了创业就业,带动了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