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雨中的树》观感
静静地欣赏完了这部电影,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电影主人公李林森的一言一行,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雨中的树,平常得如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雨中的树,把人间最美的画卷诵读……”
没有语言,却是本读不完的书。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明明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都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面对急剧上涨的洪水,他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扑向最危险的地方,因为他知道那儿有等待他的小豆子和鲁奶奶,他是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面对会上反对的声音,他据理力争,提拔扎根偏远乡镇十几年如一日的党委书记,他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组织部门遵循的原则“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面对基层干部的走穴贿赂,他严词拒绝,不被利益驱使,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水可以不干净,空气可以不干净,但人不能不干净。”
不是音乐,却拥有动人的音符。有人说李林森不是一个好儿子,不是一个好大哥,不是一个好父亲,更不是一个好丈夫。对,他“六亲不认”,面对亲妹妹的工作请求,在别人看来他只是举手之劳,但他硬是以一句“现在不都是一年一签么,先干着再说吧”把她打发了;对,他“抛妻弃子”,在年幼的儿子最需要呵护的时候,没有守在他们身边,而是夜以继日地扑在工作上,为千千万万个家庭谋福祉,却忘却了最亲的亲人,把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都丢给了单薄瘦弱的妻子;最后,他似乎知道自己“错了”,看见翩翩起舞的妻子,他微微地笑了,那笑中带着无尽的愧疚;脑海掠过儿子的身影,他不能自已地哭了,任凭泪水肆意流淌,倾诉着绵绵的不舍。
拒绝挺拔,却在平凡中被人们仰望。病情日益恶化,李林森的脸色愈加苍白,形容愈加枯槁,但他还在伏案工作,修改文件,布置会议,甚至叫办公室主任去找来年的台历,为下一年的工作做准备。诚然,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在亘古不变的生老病死面前任何生命都是苍白无力的,李林森是平凡的人,但平凡中见出了伟大,他的伟大是在他不懈追求生命意义中体现出来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始终保持善良、真诚的本性,直至燃尽生命最后一刻。范仲淹曾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我想这流芳千古的古训就是对李林森短暂一生的最好诠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李林森,这棵“雨中的树”,正在滋养着脚下的大地,抚慰着身边的树林,你将永远和千千万万个组工干部一起书写出最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