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水晶之都党旗红专题宣传
牛山街道:朱胜德——同行眼中的“调解大使”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03 15:22:01

 

朱胜德,男,1965年出生,现任东海县牛山镇综治办副主任,他不是土生土长的牛山人,自2002年朱胜德从洪庄镇被聘到牛山镇从事司法综治和调解工作,现任镇综治办副主任和镇专职人民调解员。
10多年来,他接手各类纠纷870余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颇受广大干群的高度认可和好评,群众亲切地笑称他为“朱法官”、“朱律师”,当事人把他当作“贴心人”,同行尊称他为“调解大使”。他连续5年被评为县“平安建设”先进个人,还被评为市县两级“五五”普法先进个人。近期,他又捧回了江苏省司法厅首批“人民调解能手”的荣誉,是全市为数不多、全县唯一的调解能手。
朱胜德做调解工作究竟有什么妙招,让群众如此信任、让组织如此肯定呢?
牛山镇是县城驻地镇,人口近20万人,下辖17个村、15个社区,其中,有21个村(社区)坐落于城区及周边地区。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宅基地、征地拆迁、劳资及邻里之间的矛盾相对增多,这给基层综治工作特别是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优异的工作表现,牛山镇将朱胜德安排到司法所工作,负责综治和人民调解工作。
“自己能行吗?”没有专业调解经验且是“外乡人”的朱胜德,心里并没底。他开始从最基本的工作入手,骑上自行车走村入户,熟悉了解民俗民风民情。然而,还没等他熟悉情况,朱胜德就“遭遇”了第一次调解。
该镇望东村村民冒姓兄弟俩发生矛盾,村调委会多次出面调解未果,双方矛盾由对立到对抗,矛盾急剧上升。朱胜德接手后,一边把双方当事人分开先“退烧”,一边回去找律师、找镇里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的人“恶补”现行政策法规,然后“现学现卖”,对两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说服劝导,好不容易使这对积怨很深的弟兄俩化干戈为玉帛。
第一次矛盾成功化解了,朱胜德并不轻松。“说实话,开始做调解由于不懂政策、不懂法律法规,虽然了解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性,但对当事人矛盾产生的原因、彼此之间孰对孰错无法作出判断,所以面对当事人时往往‘不敢’多说话,只有默默地把当事人的事情经过和诉求都听完记录下来,等当事人走后再进行分析,必要时候还要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员,光靠一腔热情还是不行。”朱胜德坦言,“做工作必须要善于学习,要做小学生。”而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朱胜德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通过看法律书籍和报刊进行学习,随手对典型案例做记录,并把有用的内容剪下来,方便查阅。
慢慢地,朱胜德掌握的知识多了,“底气”也足了,面对各种矛盾纠纷和当事人时能够驾驭自如。现在,朱胜德已经兼备了口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于一身,却仍然坚持不停学习,40多岁的他靠自学拿到了法律专业本科文凭,如今,他已从一名门外汉变身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退一步讲,就算你懂政策、懂法律、有热情,但调解工作凭这些还不够,更需要方法技巧,才能有条件去满足当事人诉求的目的。”
他介绍,由于矛盾的涉及面比较广,邻里矛盾、干群矛盾、家庭矛盾、人际矛盾等等各种各样的矛盾都有,而每个矛盾的起因、背景、过程、复杂程度、诉求又都不尽相同。朱胜德根据自己的调解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三四五’调解法”。“三”即法、理、情三结合;“四”即勤学习、勤动脑、勤跑腿、勤记录;“五”即五种能力:能分析成因,能思考归纳,能说清事理,能协调沟通,能写作文书。
“虽然有一定的方法技巧,调解工作更重要的还是要把当事人的事情作为自家的事情去办,针对不同的矛盾,选择不同的调解方案。”英疃村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张姓老人,四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却因赡养问题,经常引发家庭纠纷。无奈之下,老人为此事找到了镇专职人民调解员朱胜德,朱胜德一分析,按法律规定老人的子女明显做得不对,走法律程序很容易解决,但这无疑会对老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朱胜德还是决定进行调解。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坚持到老人子女的门上轮流做工作,让他们设身处地地考虑孰是孰非,为此朱胜德也受了整整一个星期的风凉话和冷落,可最终还是感动了他们,老人的四个儿子表示愿意负起责任。
“你不觉得这份工作苦吗?”“说不苦是假的,你长期面对的是‘苦大仇深’的当事人,很多时候别人下班你还要做调解。不过看到当事人矛盾化解后愁眉舒展、握手言和的时候,那种苦就成为一种享受了。我现在的‘关系网’可是很广,很多人都在调解中成了朋友,他们对我很敬重。”面对记者的问题,朱胜德回答起来很自豪。(刘辉)
 
人民网连云港党建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国江苏网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群众路线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网连云港政府门户网连云港党建网东海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