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线掌握鲜活实绩
组织部门要放下身段,深入一线,到项目一线掌握干部的鲜活实绩,看干部如何“用行动说话,用结果证明”。从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推进效果如何、是否完成进度任务中,了解干部的工作显绩;从干部对项目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怎样规划布局中,判断干部的工作潜绩;从干部面对项目推进困难的态度措施中,了解干部的个性特征、做事风格。
要坚持在项目一线考核干部,深入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以及城市管理、征地拆迁等前沿一线,通过座谈、现场调研、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和表现。要多方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并根据项目推进进度是否完成预期目标、单位绩效是否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对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纵向检验、横向比较和研判分析,及时准确掌握干部情况。
(广西南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班忠柏)
将更多目光投向基层
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要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投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践,注重培养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干部,更加关注心系群众、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激励更多的干部投身基层、增长才干、干事创业。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实绩考核评价办法,更加注重从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方面考核评价干部实绩,充分发挥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中的领导和把关定向作用,让想干事者有希望,让能干事者有舞台,让干成事者有机会,让不干事者有危机。
要多到基层群众中,从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请群众参与和监督,让群众的意愿充分表达,以民声为导向,把群众公论、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山西省怀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吴文莉)
树立“实”的鲜明导向
“实”是干部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更是衡量干部好坏的重要标尺。组织部门要将“实”作为干部选任的硬杠杠,树立求实导向,引领务实作风,凝聚实干力量。
用实干考量。不看宣言看行动,不看“唱功”看“做功”,多为实干者搭桥铺路,让踏实干事者能够脱颖而出。考察干部要重点看有没有想干事的愿望,有没有敢干事的气魄,有没有干成事的能力,把真抓实干、不玩虚招的干部选出来,把阳奉阴违、投机取巧的干部选下去。凭实绩说话。为干部建立“干事档案”,坚持把实绩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让老实人有位。老实人的突出特点就是谦虚低调、任劳任怨,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组织部门目光要多投向老实人,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踏实干事的老实人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引导干部“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河北省献县县委组织部 崔楠楠)
凭实绩用干部
组织部门贯彻“三严三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按实才定人选,把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实干型干部选拔上来,引导干部一张蓝图画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形成真抓实干、改革创业的鲜明导向。
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对干部看一时更看一贯,看人前更看人后,看唱功更看做功,不仅看其说了什么、谋划了什么,更看其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要健全干部分类考核机制,合理确定考核评价的重点内容、核心指标,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看总量又看质量、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横向名次又看纵向增幅,既看做了多少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好事,又看做了多少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实事,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
干部是实干,还是空谈,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干部行不行,先让群众评一评;干部选得准不准、要让群众审一审。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要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考察和研究干部,要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任用干部的重要参数。不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不让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受屈,更不让默默干事创业的干部长期默默无闻。
(江西省上饶市委组织部 胡军)
苦练识才之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讲的是识人难,用好人不易。所以,选人用人者,必须苦练识才之功。简单地走程序、比票数、论分数,在划定的学历、年龄、性别框框中急拿现用,在小圈子内考察,往往会让“老好人”、“专业户”得益。组织部门必须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发扬安专迷精神,在实践中练就识人本领,广布识才之眼,畅通荐才之道,落实选才之规。
要树立“凭德才用干部,从实绩看德才”的鲜明导向,公正评价、准确识别干部,让那些只说不做的“甩手掌柜”、说得多做得少的“评论家”、以“盆景”代“全景”的投机者没市场,让那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实干家上得去、有位子。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把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集民意民智,拿出伯乐为寻找千里马不辞辛劳、甘之如饴的精神,寻访干部中的千里马。
(湖北省孝感市委组织部 陈国栋)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5月19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