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根据市管后备干部成长经历、发展潜质、个人意愿、组织需求等因素,积极探索实施后备干部“一人一策”差异化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后备干部培养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后备干部成长成才步伐。
“一人一申报”统筹安排,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系统性。针对用人单位对后备干部重使用轻培养思想、后备干部培养主体责任很难落实到位、组织培养意图存在“隔层”的现象,湖州市根据后备干部差异化培养计划,将组织对培养措施的把关前置,明确党委(党组)书记为本单位市管后备干部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根据干部特点申报系统的培养计划,为238名市管县处级副职后备干部分别明确3年内的培养措施,经组织审核后共同实施,切实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改进市管后备干部联系机制,结合后备干部集中走访、部委分片联系等工作,定期了解相关部门后备干部培养情况,确保各项培养举措落实到位。
“一人一套餐”因材施教,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的针对性。针对实际工作中后备干部培养“一锅烩”的现象,湖州市将后备干部分为党政类、工业经济类、农业经济类、政法类、专业技术类等类别,根据后备干部个人的个性特征、专业特点、经历阅历等特点,按照“分步实施、梯次培养、计划到人”的原则,为每名培养对象明确2项左右培养措施,量身定制差异化培养“套餐”,包括学习培训、基层磨砺、上挂外派等12类569条具体举措,有效增强培养的针对性。
“一类一平台”跟踪管理,增强后备干部培养的实效性。湖州市改变以单位为主的培养模式,着力加强对培养举措的分类统筹,为有同类型培养需求的干部搭建中心工作锻炼、多岗轮换锻炼等平台,以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现实表现和发展潜力。如结合“五水共治”工作,市委组织部统一选调了12名有相关专业特长但缺少实践经历的干部充实到市治水办,将治水攻坚一线作为锻炼干部、识别干部的平台。今年来,该市市委组织部还积极探索组团联系服务乡镇机制,选派部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组成专业服务团队,在服务基层一线的同时,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市委组织部还对参与培养锻炼的后备干部实施专项考察,重点了解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群众评价等内容,为储备优质干部资源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9月12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