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安徽省泾县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有效破解干部任用和日常管理中“知人不深、识人不准、任人不当”的问题,确保干部配备结构合理、人岗相适,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
科学界定研判内容,该县通过查阅干部档案资料、考核奖励、履职经历等,从领导干部的年龄、性别、党派、专业学历和任职经历等方面进行归类和比较,做出对班子结构性的判断。着重从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清不清、措施实不实、力度大不大来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各乡镇在区域位置、资源禀赋、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通过纵横对比掌握班子整体的运行状况、思想作风、执行力、团结协作等。实施部务会成员联系乡镇领导班子制度,通过专题调研、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干部口碑,听取群众意见,主要分析履职情况、德行表现、工作作风,对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工作成绩、特长特点、缺点不足等作出客观评价。
广泛收集研判信息,多渠道把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结合年度考核开展民主测评,进一步细化测评内容和要素,领导班子增加了改革创新、服务基层、选人用人、完成重点任务等9方面测评;领导干部增加了道德品质、精神状态、工作投入、注重长远建设等13项测评。将开展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深入到干部群众中间,搭建反映情况、表达诉求的平台,有效解决了平时“没机会说”、考察时“不愿真说”的问题。县委组织部采取交心谈心、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11个乡镇专题了解班子运行及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制定《泾县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评实施办法》,将评价体系分为专家考核组评价、领导评价、班子成员互相评价三个层面。抽调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委、财政局、农委等综合部门专业人员组成专家考评组,对各项工作实绩进行梳理、核实和对比印证,进行无记名量化打分;向村干部、服务对象、“两代表一委员”发放《乡镇党政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价表》,进行量化打分;给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发放本乡镇、本部门《工作实绩评价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互相评价打分,挤掉“水分”,去掉“虚胖”。
强化研判结果运用,采取下发通报、与主要领导约谈等形式,向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研判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方向。将研判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选优、奖惩激励、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跟踪监测,根据研判结果对乡镇领导班子进行分类,进行四项运行态势定性评判,90-100分为良性上升,80-89分为平稳发展,70-79分为潜在下滑,70分以下为急需整顿。建立领导班子运行监测台账,从基本情况、表彰奖励、履行“一岗双责”、重大事项报告等9个方面,动态评估领导班子运行状态。对研判过程中发现的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予以重点关注,适时提拔重用;对群众意见较大、工作能力及作风存在问题的干部,予以交流任职;对不适应现职或缺乏干劲、进取意识不强的干部,及时诫勉或转任非领导职务。研判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共提拔使用乡镇科级干部16人,重用12人,交流8人,诫勉谈话7人次。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8月13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