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周边经验
江苏连云港开发区“三创英才”引领产业转型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4-05-11 15:51:28

  “当初选择到连云港开发区创业,就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人才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创办期间,开发区在政策和服务方面给予我很大帮助。”海归博士黄剑毅2011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创办了连云港尚品电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研究,目前,其创新成果无线抄表通信协议栈和模块已在国家电网进行并网测试。
  良好的发展平台、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着一批批高端人才、海归学子向连云港开发区汇聚,一座智慧之城、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在江苏沿海悄然崛起。

集聚第一资源 打造人才高地

  “从鼓励创新到安排住房,开发区给予我们科研人员无微不至的关爱。”豪森医药集团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赵军军感慨万分地说。
  为延揽人才,近年来,连云港开发区不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对个人、团体奖励最高达150万元和2000万元;制定《科技发展扶持金办法》、《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办法》,每年拿出1亿元扶持企业科技创新,拿出1000万元鼓励人才参加MBA、EMBA等能力提升培训;出台《高层次人才个税奖励暂行办法》,按个人上年度缴纳的所得税开发区留成部分给予80%-100%的奖励,奖励金额省内领先;出台《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暂行办法》,最高给予创投企业投资额30%跟进投资,企业所得税中开发区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同时,每年专项设立人才发展资金、科技发展扶持资金和创业投资资金3亿元,用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个税返还。政策实施以来,已兑现各类奖励和资助高达4.6亿元。
  如今,不只是生命健康产业人才济济,先进材料、大型装备、消费电子等领域,同样是精英云集。自连云港开发区启动“三创(创新、创业、创优)英才集聚计划”以来,已集聚国家“千人计划”、国务院特贴专家26人,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3个,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33工程培养对象等省级高层次人才近千人,人才数量、质量均位居沿海地区前列。“为了让人才在开发区生根,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沃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励才惠才政策,帮助了800多名人才创新创业。”该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王成说。

栽培栖凤梧桐 推动创新发展

  高性能碳纤维、热毒宁注射液获评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豪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恒瑞、康缘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国电1.5MW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连云港开发区用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创新成果,释放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活力。
  在企业创新成果全面“开花”的背后,是开发区围绕建设创新型开发区的目标,强化高端平台建设。近年来,该区先后投入28亿元,新建人才大厦、金融大厦、工业邻里中心、国际工业展览中心等,强力打造公共服务、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高端平台载体。目前,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千人计划连云港新医药研究院成功进驻;先进材料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知识产权交易基地等一批高端平台筹备落户。全区先后获批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级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国家级“金字招牌”20余个。
  坚实的创新平台成为开发区创新能力不断释放的助推器。在2013中国创新力十强医药企业中,连云港开发区占据四席,其中恒瑞、豪森创新能力位居第一、第三,赢得“中国医药看江苏,江苏医药看连云港”的业界美誉;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最大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国电联合动力研发成功目前国内单机功率最大的6兆瓦风电机组;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正在申报国家科技基础项目。据悉,该区拥有发明专利378件,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44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500余件。

凸显人才效用 引领产业转型

  2011年,连云港开发区引进了多肽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张连山博士,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支江苏省综合评分第一的科技创新团队。经过3年多的潜心钻研,该团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完成国家1.1类糖尿病新药磷酸瑞格列汀Ⅱ期临床,糖尿病药SGLT2抑制剂获临床批件。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发展一个产业”。国电联合动力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宋永瑞教授,江苏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引进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肖云汉研究员,佑源医疗设备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王祥科研究员,领军人才的集聚促进了一批高新尖成果落地,成为该区产业发展的智慧引擎。据悉,在人才智力的驱动下,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今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生命健康产业实现产值64.7亿元,增长21.6%;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4.9亿元,增长15.5%;精密机械产业实现产值31亿元,增长22%,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随着人才、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该区已吸引2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培育了恒瑞、康缘、神鹰碳纤维、中复连众、国电联合动力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抗肝炎药物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目前,该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8%,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比翼齐飞。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5月9日,03版)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