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溪区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集党建在线、民情收集、民事办理、社会管理“四位一体”的数字党建综合服务系统,有效破解了各级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资源散、领域窄、距离远、效率低、评价虚等现实难题,为各级党组织高效服务搭建起一个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的科学化服务平台,铺筑了一条为民服务的“高速路”。
科学统筹资源,服务项目由“散”变“聚”。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三维数字”仿真模拟技术以及实景视频技术,投资800余万元研发“数字党建”综合服务系统,科学统筹各区级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零散资源,建立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党员信息、干部信息、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和人才信息五大数据库,使各类信息、数据、文件等在区、乡镇(部门)、村(社区)三级党组织服务系统中能够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运行。特别是在有机整合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城市管理视频系统的数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区级“数字党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上下互动、横向联动的立体综合服务平台,使社情民意得到实时受理与反馈、重要区域得到及时监控与管理,有效解决基层党务政务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重复劳动、重复投资和工作效率不高、各单项工作相互分离、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全面实现了各级党组织、各部门的服务“一个点统筹、一条线服务、一平台办理”的工作模式。
搭建层级平台,服务领域由“窄”变“宽”。在综合服务中心的统筹管理下,按照部门工作职能和乡镇区域划分,在各乡镇和各区级部门建立数字服务层级平台,形成了纵向连接区委、区政府和乡镇,横向对接区级各职能部门。并通过科学设置数字党建、综合治理、社会劳动保障等18个工作模块,将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涉及为民服务的各类审批、代办、帮扶、培训、教育等100余项具体服务项目,统一纳入综合服务系统运行,并通过区级综合服务中心以层级式的方式延伸到全区各个领域。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化拓展“居家养老”、“残疾人温馨家园”和“一元钱爱心党费”等一批符合群众意愿的惠民服务工程,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了为民服务内容更全面、服务体系更健全。
合理布局网点,服务距离由“远”变“近”。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将其优化升级为数字党建基层服务平台,并在全区207个行政村和34个城镇社区建立2117个基层党建网格,将党员求助、群众需求、社会动态等相关信息,通过服务系统的手持终端及时上传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基础数据及时更新、基层信息快速收集,决策依据更加准确。同时,借助系统网络基础,开通集热点咨询、诉求回应、转办督办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民情直通”呼叫系统,居民群众通过拨打“3333580”民情通呼叫热线,就能享受到“7×24”的全天候服务。并通过系统便捷的数据检索服务和准确的分析研判、预警机制,让服务更加及时,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在最短时间“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了民意一线收集、民需一站服务、民事一键办理。
畅通监管渠道,服务评价由“虚”变“实”。利用综合服务系统集成应用管理系统的信息发布功能,使各区级部门和各乡镇的职责功能和监督方式等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并全部纳入综合服务中心的监控内容。通过系统的办件办理系统、数据排查系统、干部网络满意度测评系统,创新“系统监控+民意评价”的工作方式,将乡镇、区级部门、村(社区)三级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效率全部建立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通过后台管理平台,实时监督每一个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运用,及时掌握党员群众的满意度评价,为干部日常考核提供准确记录,让干部考核从“虚评价”变成“实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