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周边经验
灌南“三大引擎”领跑纪检监察组织建设“风向标”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更新时间:2012-11-05 16:13:41

今年以来,灌南县纪委、监察局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目的,不断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载体,完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变“同体”为“异体”

——推行纪检监察机构派驻改革

 

  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灌南县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了部分县直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但由于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受双重领导,身兼数职,分管事务较多,精力不足致使其监督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看得见的管不着,顶得住的站不住”成了该县纪检资源“捉襟见肘”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灌南县纪委按照探索创新、提升效能、稳妥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行纪检监察派驻改革,采用重点派驻和归口派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开发区、化工园区、住建、财政、交运等20余家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派驻,设立派驻纪检组(纪委),其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由县纪委统一管理,主要负责监督驻在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受理对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等,改变了以往“同体”监督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对原有机构和管辖范围进行调整,在乡镇设立两个农村工作室;在机关按部门归口,设立4个纪工委,实行分片负责、集中管理、统一考核。自纪检监察派驻改革实施以来,信访举报率同比下降10%,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违法违纪行为明显减少。

 

注册非公企业“廉字号”

——构建“一树三枝”型监督网络

 

  近年来,灌南县非公经济发展迅猛,私营企业达2100余家,个体工商户1.2万多户,从业人员7万余人,其中党员3890人。“党的组织建到哪里,党的纪检组织就要跟进到哪里。”为了有效预防非公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县纪委在吃透上级精神、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延伸监督触角,创新构建非公企业“一树三枝”型纪律监督网络。“一树”是指成立非公企业纪工委,负责全县非公企业的纪检监督工作。“三枝”是指成立党委建制企业纪委、开发区纪工委和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纪委。以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压铸机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私营企业分别设立了纪委,对企业内部的党员干部进行纪律监督。据了解,自非公企业纪检组织成立以来,灌南县严肃查处了私营个体经济领域非法吸储、侵占集体财产等案件13起,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8人。

 

村里有了“管家婆”

——村务监督实现全覆盖

 

  “铺设水泥管道,花费5000元;办公经费,花费1000元……”日前,在新安镇镇北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小张,正在通过村务监督QQ群,发布村级财务支出情况。这个被称为“网上村委会”的村务监督QQ群,越来越得到村干部及群众的理解和接受。网上公开信息,向村民交付一笔“明白账”,QQ群里接受监督,等等,这些都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职责的具体体现。据介绍,去年以来,灌南县按照“三级联建”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331”工程,以村委会换届为抓手,遵循村民自治、村民民主、注重实际的原则,在全县239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党组织明确了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所有的重大村务决策实行全程监督,通过民主听证、走访座谈等途径,全面掌握村民的合理诉求。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2012年10月29日)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