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如何实现“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如何保证选拔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并更加科学?组织人事部门在不断探索,社会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云南省在中组部的指导和监督下,大规模采用“经历业绩评价”法,5月面向全国竞争性选拔了50名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人选,9月中上旬又选拔了25名副厅级领导干部、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10名县(区)长人选,此外还以相似方法评选了70名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人选。亲历该项工作的绝大多数考评专家认为,这种注重“经历”和“业绩”的人才考评选拔方法,更加客观公正,更为科学合理。
选拔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时要评审1654名人选材料,共有27位专家担当考官;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县(区)长人选时评审180名人选材料,有7位专家任考官。考官均由中组部考评中心在全国抽调,事前甚至连云南省委组织部都不知道专家的具体情况。“为避免本地熟人干扰,两次评审的专家中,除了两位中央驻滇机构的专家外,其余专家均抽调自外省市,都是熟悉相关工作的行业专家。”几位亲历了以上干部选拔工作的专家说。
体现关注基层、重视实绩原则
两次选拔,事前都通过主要媒体和网站公布了岗位及要求,公告了选拔程序和方法,符合条件的均可报名,经资格审查后又公告了进入下一环节笔试和“经历业绩”评价的人员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社会关注的“经历业绩”分析评审环节,一位专家介绍说,“主要看其工作阅历、任职经历的丰富程度和在各岗位牵头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并看其岗位、职位的关联度、匹配度,兼顾教育培训经历、近三年考核表彰等综合情况,选出前三名更合适人选进入下一轮的面试环节。”
为确保报考人员“经历业绩”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组织部门设置了报名人员诚信承诺关、组织初审关、资格审查关、情况核实关、社会公告监督关、全程审核关等六道关口,凡查实有作假者,一律取消参选资格。
“在评审中,我们按岗位对候选人的经历业绩情况逐一进行评审比较,对于谁被淘汰、谁可以进入面试环节,每位专家都要当场发表意见,讲出充分理由,大家当场评议。”一位参加了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县(区)长人选“经历业绩”评审的专家说,“全部评审下来,大家意见基本一致,候选人在这个环节谁进谁出,是公认的。”
评分时,专家们被要求独立打分,互不干扰,并对自己的评分结果签字确认,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以平均分计每个候选人的得分。
“我们抽查了评审结果,在候选人中,没有发现经历业绩突出而被淘汰或经历业绩相对单薄反而被选上的情况,这充分说明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体现了关注基层、重视实绩的原则。”全程参与了监督指导的中组部考评中心副巡视员牛伟宏说。
严格标准程序,评审不走过场
专家告诉记者,在评审过程中,组织部门只负责相关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专家的工作完全独立。
“亲历了这次工作,我们发现整个过程对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得比较彻底。”一位参加了全程选拔工作的专家说,“比如到了后面的面试环节,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场监督,全程有录像备查,每个岗位面试结束后,都当场面对候选人一并公布面试成绩和三个环节加权得出的综合成绩,能否进入最终考察,每位考生当场就知道结果,事后谁都不可能操纵。”
“最初我们还担忧,专家的评审会不会是走个形式?结果会不会被改变?”一位被抽调的专家说,“我们事后对照了网上公布的结果,确认了每个环节入选的都是专家们评出的人选,连公布的得分都一点不差,没有哪个环节的结果有被人事后操纵改变的情况。”
中组部考评中心三处副调研员孙同立说,此次云南公选的相关选拔程序、技术组合、测评标准等均由中组部考评中心统一设计,笔试、面试题目也是封闭命制并押运至考场现场开封,“经历业绩”评价人员也由中组部考评中心根据职位特点异地选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领导,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确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选拔方法获肯定,正逐步推广
作为干部选任的一项创新,以“经历业绩”评价作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评价干部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大规模组织实施这种干部选拔工作,在云南是第一次。
几次评审工作结束后,为了解专家们对这种干部选拔方式的评价,中组部考评中心每次都向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们分发调查问卷。第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6.3%的考评专家对评价的总体质量选择认为“很满意”或“满意”;对主要以“经历业绩”为评价指标感到“很满意”或“满意”的合计达到88.9%;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这种办法有利于“防止简单以分取人”、“让干得好的考得好”。此后,包括副厅级领导干部、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县(区)长人选的评审及面试的几次问卷调查,专家们都给予了同样的高度评价。
“中央一直强调选拔干部的科学合理性,要求逐步实现‘干什么考什么,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避免简单地以试取人、以分取人。选拔较高级别干部,最重要的还是应该看他的工作任职经历以及在不同岗位的实际业绩情况。”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说,“省委下决心通过‘经历业绩’评价,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就是要形成注重基层、注重经历、注重实干业绩的导向,竞争性选拔干部是现有干部任用体制的一个补充方式,但也是一个方向。”
据介绍,这种注重个人经历业绩的选拔方法,近年已在山西、山东、福建、甘肃、青海、天津等多个省市进行了探索,目前实际效果和反映都不错,这种方法正在逐步推广。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17日 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