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 作 方 案
按照《江苏省全面推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方案》和省、市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决定,在全县全面推开远程教育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通过建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领富共富的能力,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人才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
根据全省实行的“一点落地,全省覆盖,两网并行,村村通达”的远程教育技术路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通过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联接省市教学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资源和教育信息的接收,为农村终端接收站点的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远程教育服务。按照“全面推开,重点推进,一年完成”的总体要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任务。到2007年上半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县农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能充分利用省、市网络资源和教学资源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服务系统,基本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
(三)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和服务全县工作大局,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达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整合资源,加强协调
统一规划,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各方面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不增加基层和农民负担。加强统筹和协调,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量力而行,稳步推进
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以达到教育效果为目标,把站点建设的配置标准、推进工作的速度力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党员干部是否受到了教育、农民群众是否得到了实惠,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4、分层进行,分级管理
县远程办主要负责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协调、工作方案的制定、接收站点的规划和建设、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估以及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乡镇(场)和行政村主要负责终端接收站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设备的管理、维护。
5、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把管理与服务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完成好“规定动作”,又要积极创新“自选动作”,围绕“建、管、学、用”等环节,创造富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思路和运作模式,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规律。
二、主要任务和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㈠主要任务
1、建设覆盖全县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
全县符合建点条件的共有24个乡镇(场)、366个行政村,计划在2007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乡村两级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任务。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利用有线电视网为主、互联网为辅的传输技术模式。乡镇接收站主要依托乡镇机关建立,行政村接收点主要依托党员活动室。
2、建立服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和骨干队伍
建设一支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的管理、教学、技术服务队伍,为远程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是明确各级工作机构,落实管理人员。县委组织部以党员电教中心为基础,明确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做好综合指导、联络协调、网络管理维护等工作。乡镇和行政村设立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具体负责接收站点的设备操作和维护、教学组织、信息反馈等工作。乡镇远程教育管理员可由党委组织委员或电教工作管理员兼任,行政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可由符合条件的村“两委”成员或电教管理员兼任。二是进行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县远程办负责培训乡镇(场)、行政村远程教育管理员,并不定期地到接收站点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建立教学辅导队伍,指导教学应用。县委组织部将因地制宜地建立一支由党务干部、专家学者、普法人员等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辅导队伍,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宣讲、技术咨询和知识传授,指导搞好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建立适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音视频互动、有线电视收视监控、教学资源点击率统计、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等手段进行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掌握了解基层接收站点开展远程教育情况以及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与机制。建立健全站点管理各项制度,包括岗位职责、教学管理、设备维护、工作检查、信息反馈等具体制度,确保远程教育工作规范化、正常化。三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将教育教学的培训内容、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内容的指导应用与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对照比较,客观分析教学效果,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四是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激励约束机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评范围,在组织领导、站点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实行考核,把开展远程教育的情况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各级党组织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㈡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注意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要充分利用电信、广电、文化和教育等部门已有的基础设施,避免另起炉灶,搞重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不增加基层负担和农民负担的要求,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探索解决终端接收站点日常运行和管理维护经费的问题。
2、注意研究解决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建立适合东海县实际的远程教育管理机制,准确评估农村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成效。
3、注意发挥农村基层终端接收站点的辐射功能,使远程教育在推进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和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实施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从现在起,用一定的时间,对全面推开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营造开展远程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力量对全县现有基础设施、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乡镇和行政村经济基础状况等进行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各项建设的具体方案。各乡镇要及时成立远程教育工作机构,明确乡村两级远程教育管理员。
2、站点建设阶段。从2006年12月开始全面建设终端接收站点。终端接收站点的设备配置以满足远程教育功能要求为前提,根据省、市远程办《终端接收站点系统设备技术标准和要求》,综合考虑东海县的经济条件、维护管理等因素,选择基本型或增强型。市远程办将为我县统一进行设备招标、定制、采购,组织生产厂家到乡镇和行政村建立站点的场所进行设备安装、调试。2007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乡镇和绝大部分行政村终端接收站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其余的村到2007年第三季度完成。
3、教学管理阶段。按照边建设边管理边应用的要求,先期建成终端接收站点的乡镇和行政村,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学习培训,探索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2007年开始,建立终端接收站点的乡镇和村全面开展教学活动,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基础知识、农业技术、公共卫生等知识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内容,由农村党员干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从业特点自主安排学习。把党员干部的学习与农民群众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党员干部接收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效,调动农民群众接收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县远程办要充分发挥教学辅导队伍的作用,组织有关人员到基层现场进行教学辅导,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发挥远程教育的辐射功能,使乡村两级终端接收站点,不仅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而且成为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成为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娱乐点。
四、 组织领导
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件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大事,摆上重要位置,把我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满意工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一)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县委已经成立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按照省市远程办的部署和要求,协调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全县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综合指导、基础设施、教学资源三个组组成,在县委组织部集中办公。各乡镇要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到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来设计,纳入到加强党联单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来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配置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构建和完善上下畅通、组织有力的工作网络,加强本乡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二)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县远程办负责全县远程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监督和管理。各乡镇要将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本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条件和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谋划,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硬件建设好,把作用发挥好,共同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三)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县远程办要按照全县的实施方案,结合东海实际,制定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措施落实。一是合理安排建设资金。乡镇和行政村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承担。省、市、县资金没有及时到位时,要求各乡镇(场)村先期安排自有资金使用,待省、市、县资金到位后及时划拨。二是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乡镇(场)和行政村终端接收站点要安装防盗等设备,村部有专人看管,县远程办要定期对全县设备进行检查,切实把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好,管理好。三是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知识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建立正常的教育培训制度,大规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发放资料等形式,搞好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把远程教学、现场传授、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效果。
(四)积极探索,务求实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各乡镇(场)要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全面统筹“建、管、学、用”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基层特点的、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要把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三新党建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实施“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抓好培育新型农民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推进农村信息化为手段,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 共 东 海 县 委 组 织 部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