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基层组织建设
引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记石梁河镇胜泉村党总支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5-07-08 18:33:03

日前,笔者随着石梁河镇胜泉村党总支书记陶磊来到村葡萄种植基地采访。“我家4亩地里种植的葡萄快熟了,马上要开始忙了。”村民吴大姐告诉记者,“村里今年给我们上了新品种“无核王子”,市场上还没开始卖呢,今年肯定比去年强。”

陶磊向记者介绍:“为了提升葡萄种植规模和档次,村里成立了葡萄合作社党支部,为农民提供产前品种供应、产中培训管理、产后销售服务,让全村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品种引进:建立“党员试验田”

在引进新品种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先干,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胜泉村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种植土地几近临界,单纯依靠种植面积扩张来增收已经非常困难。在此情况下,为了优化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胜泉村党总支十分重视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瞄准名优新特品种,主攻良种更新,力争优质高效。2012年以来,胜泉村党总支在村中开展“党员试验田”活动,通过党员会选拔年轻党员外出参观引进品种。确定新品种引进后,发挥党员典型示范作用,选拔先进党员开辟“党员试验田”,党总支为每块“试验田”建起了详细档案,并将其带动群众致富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和党员积分考核范围。目前胜泉村共有党员108名,积极参与党员试验田的先进党员就有40余名。“引进试种是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总不能让老百姓承担这么大的风险”一位老党员说道。

党员建起试验田,站上成功者“肩头”的乡亲们底气足了,2012年以来,胜泉村党总支先后成功引进并在全村范围内推广阳光玫瑰、极高、夏黑等12个新品种。仅2012年通过南京农业大学引进的新品种“夏黑”,便使葡萄种植亩均收入由8000元增收到3万元,全村共实现增收3000余万元。

技术推广:以党员带动农户

胜泉村党总支每年举办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不少于十期,并有高校专家教授不定期现场指导。2005年,该村成立了“葡萄生产合作社支部”,解决了农民产前供应、产中培训管理。目前,该村现已发展800多户入社。支部针对种植户种植水平不高、经验不足这一现象,创新培训形式,采取集中课堂听专家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在室内,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陶建敏等专家教授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向农民讲授葡萄等技术;在田间,专家组手把手地给农民演示,并让农民党员亲自实践体验。同时打造网络问技平台,通过平台种植户可与陶建敏等农业种植技术专家及时交流并可当场得到回复,最短时间解决种植户问题。

胜泉村党员吴典华,自2012年开始参与试种20多个葡萄新品种,在技术培训过程中,吴典华主动回访,并将信息及时回报党总支。吴典华在内的多名党员种植户不仅为本村农户提供指导,还积极走出去,到临近的驼峰、沭阳等地区为当地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党员就是把好东西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富起来。”吴典华说。

市场销售:皇帝女儿不愁嫁

为了防止恶性竞争、产能浪费,党总支以葡萄生产合作社为依托,以专业大户为骨干,以广大种植户、养殖户运销大户为基础,建立了专业合作经纪协会。积极为果农当“红娘”、牵线搭桥找“婆家”,促使石梁河葡萄甜甜美美“嫁”市场。目前党员经纪人已达六十余人,每年葡萄产量由党员经纪人经手销售的达到70%。党员经纪人通过网络销售,让葡萄产品由千家万户走街串巷的“提篮小卖”走向北京、辽宁、吉林等大城市。

村民挣钱了,产业壮大了,随着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到胜泉村葡萄基地来体验农家乐。“村里2012年投入1500万元实行村庄环境整治,现在我们环境不比县城差。”在村民张士芬的带领下,我们到村里去参观,杨柳依依,小桥流水,白墙黑瓦,还真有江南水乡的感觉。陶磊介绍:“胜泉村党总支与省移民办党支部共建结对帮扶,预计投入4000万元建立乡村旅游基地,依靠胜泉水、葡萄两大特色,打造华东地区生态旅游品牌。”记者了解到,前期已有1700万元投入到石安河景观带葡萄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及景点建设中,预计两年将完成全部规划。

 

(信息来源《东海日报》)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