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房山镇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杭中亮
他小小的身材,却有着坚毅的目光和果断的行动,不惧险、不畏难,不辞辛劳建房修路美化着村庄环境;他出身农民,带着对土地的情感和农人生活不易的体恤,真情实意地帮扶着农村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难事、化难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始终将党的宗旨与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文明乡风,带领村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他就是先后荣获省村庄环境整治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评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功臣的房山镇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杭中亮。
“村支书,就是要勇于为村民办实事”
在杭中亮的眼里,村支书,不是领导,更不能有花架子,而是要切切实实为百姓谋利益,办实事的,否则,在群众心目中他将形同虚设,不值一文。
2012年8月的一天,杭中亮走马上任,来到房山镇山前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当看到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百姓出行难时,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将村里的道路修好建好,为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心、舒心的出行环境。为此,他积极跑项目,找资金。记得在协调市鹰游集团一个扶持项目时,对方要求高、标准严、程序繁杂,他不厌其烦,先后十余次去跑集团公司项目部,在会议室谈合同、在办公室订方案、去工地校验图纸,一个人忙得是满脸热汗顾不上擦,用自己的真心与真情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获得鹰游集团项目扶持资金11万元,为村里兴修水泥路解决了资金难题。
村中心原有一条废沟塘,夏天臭气熏天,让周边的村民深受其扰,苦不堪言。杭中亮决定整治这条臭水沟,还村民一个卫生、干净、舒心的活动空间。说干就干,他找人设计施工图,又调来挖土机,把废沟塘填平,义务投工500多个,筹资36万元,花了大力气在3000多平方米的废沟塘上建造起了集文化活动、体育锻炼、休闲游玩于一体的农民广场。现在,广场上有花有草,孩子们经常在健身器材和篮球场上玩耍。到了晚上,闲下来的妇女们就在广场上的空地上跳广场舞。说起这个文化广场,村民们满脸笑容,“每天不来这里转转,活动活动,就感觉一天的生活缺少了什么。”“运动也好,溜达也好,来到这里俺们就会心情舒畅。”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杭中亮为村民办成了几十件响当当、暖民心的实事: 筹资42.6万元,为金庄、杭庄、王庄等5个自然村建起5条中心水泥路;投资5万元,新装及维修路灯27盏;为前杨庄打通了3条路道;投资3万元美化、亮化村中心路道;新建老年人娱乐中心;成立全县首家农民扶贫互助协会。
“村支书,就是要善于为村民解难事”
“杭支书,人好,心更好”,在山前村,说起杭中亮,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村民哪家哪户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杭支书。
山前村六组有一片老房子是二三十年前建的,背靠房山,每年夏季来临,山上洪水都会给村庄的道路和房屋带来不小的冲击,老房子的根基受损较为严重。为了让村民几代人安心居住,杭中亮决心将这个难题解决好。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拆迁100多处障碍物就是个老大难。杭中亮认为:“困难是考验村干部能力的试金石”。他亲自上阵,带上3名村干部“扎根”六组,从早上7点忙到深更半夜,对 40多户人家进行全面动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付出,换来了2条600多米水泥路的铺建,6条700多米下水道的畅通,使得一方群众安居乐行。
对待拆迁中遇到困难的群众,杭中亮总是想方设法理、竭尽所能地进行帮助与安服,使他们尽早度过难关。2013年4月,镇区拆迁户茆学春落户到山前村,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盖猪舍,茆学春第一时间想到并找到了杭中亮。杭中亮二话没说,立即与几户村民积极协调土地问题,以600块钱一亩的价钱让茆学春拿到合适的土地顺利办起了猪场。
对生活困苦的村民,杭中亮时时记在心上,第一时间送去关怀与温暖。70多岁的老人寇玉英要照顾40多岁的瘫痪儿子,生活非常困难,杭中亮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助协调老人开了一家小卖部,如今老人已能够通过小生意赚取基本生活费;得知五保户金风景家里的房梁快断了,杭中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马上多方筹资为老人翻建起了新瓦房。
多年来,为解决石子厂占用农田的难题,杭中亮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扛着铁锨,把石子从农田上清理出去;为解决前任村委班子因土地调整造成80户村民没有土地的难题,杭中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前来上访的村民解说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后续解决办法;为解决某承包户旧猪圈长期拆不动的难题,杭中亮亲自带领村干部及部分村民上门强拆,赢得村民及农户的一致好评。
“村支书,就是要积极引导村民做好事”
“农民日子富裕起来后,精神生活也要跟上去,村庄美不美,关键得看人的心灵美不美。”杭中亮一直这么认为,近年,在农民德育培育与教化方面,他花费大量精力,动了不少脑筋。
杭中亮看到当地村民喜欢看小剧小品,他主动发起组织了一帮退休老人成立了村老年文艺队,将党的方针政策及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编排成小戏小品在全村进行义演和宣传。近年,山前村老人文艺团先后编排《山前新村新面貌》《致富要靠科技带》《老年健康四大基石》等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及新时期美德农民培育的文艺节目20多个,深入基层村组每年巡演40余场次,受到老百姓交口称赞。
他还多方投资,全力打造全县一流的村级农家书屋,配备阅览室、棋艺室等,藏书达4000册,方便群众就近看书阅读,增长知识和技能。为了营造良好的乡风环境,近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山前村每年都开展“五好家庭”“好公婆”“ 孝媳妇”“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及时选树群众身边典型,颂扬新时期农民新风尚,为乡村精神文明展现出一番亮丽的风景。
杭中亮,一位质朴的农民,一位扎根基层的党员,更是一位苦干加实干的支部书记。在前行的道路上,有荆棘,有坎坷,更有梦想和希望。他表示,自己目前做得还很不足,很不够,他要继续带领全村百姓以昂扬饱满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信息来源《东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