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及时解决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大力打造务实干事型、优质服务型党组织。”曲阳乡党委书记屠新芳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据悉,今年以来,曲阳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呼声,听取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这种把乡镇工作由“坐等上门”变为“主动服务”的方式,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农村,大力推广“村事村办”服务,所谓“村事”,就是农民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事、政府有义务要做的事;“村办” 即老百姓不出村就能办,就是用最快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办出最好的效果。很多事项,老百姓非常需要职能部门入村办理,涉及民政、农业、林业、国土、卫生等多个部门,对此,乡主要领导经过多方调研,建立了“村事村办”服务站。工作站人员由驻村工作组、乡部门单位及村“两委”成员组成,工作站人员集中到服务站与值班村干部一起办公,为群众办理计生、法律、农业等事务,目前,整个曲阳乡这样的工作站已经达到12个。
说起“村事村办”工作站,该乡兴旺村村民陈士玉竖起大拇指。该村斜沟有20亩土地,由近10户村民种植小麦、玉米和黄豆等作物,每亩投资500-600元,往年收成都不好,去年更是颗粒无收,村民百思不得其解,纷纷跑到村委会求救。得知该情况后,该村大学生村官积极联系“村事村办”工作站,邀请了市土壤肥料协会的农业专家前来诊断。专家到现场取了土样化验,第二天就给村民配制了一批“调土药”,让村民们撒到田中,并嘱咐村民来年再种时进行深耕。据了解,该土地绝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碱性强,PH值达7.7,而正常土地PH值应该在7.0以下,且土地10公分以下板结,专家配制的“调土药”就是针对此问题,运用酸性肥料中和土地碱性。
与此同时,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存在党员活动难组织、群众办事不方便等实际问题,乡党委根据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特点,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把乐于服务群众、文化程度较高、“双带”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确定为党员中心户。每个党支部一般设置2-4个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3-6名党员,联系20—30户群众,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每名党员都有党员中心户联系,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全乡共设立党员中心户26户,联系党员114人,联系群众1142户,使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联系更紧密,既能对党员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又为广大党员发挥先进性搭建了平台。
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该乡以党员义工服务站为平台,促使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注重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开展“共驻共建”“党员进村办公”等活动,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贯穿始终,使建设文明和谐乡镇取得实效。半年来,全乡10余家共建单位为村里建设投入资金近6万元,结对帮扶18户。
在机关,该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新建机关学习制度等八项制度,把作风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等内容纳入制度范畴。针对个别人员上班时纪律不严、迟到早退等现象,制定了《曲阳乡机关干部考勤管理制度》,对上、下班时间及请销假制度都给予明确规定,还将出勤情况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与此同时,乡党委下发了《曲阳乡机关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对机关干部工作纪律、行为规范、工作作风等提出明确要求。“今年,我们对机关干部的上班情况进行暗中抽查,对无故不在岗人员提出批评。”曲阳乡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外,乡党委对办公电脑也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要求删除所有电脑游戏、聊天软件等与工作无关的程序。”通过严肃工作纪律,该乡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