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石梁河镇分类严管农村党员干部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5-01-03 19:01:05
石梁河镇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工作、流动情况等实际,把他们分为村组干部、生产经营和外出务工经商三种类型,全面推行“无缝隙管理”,着力消除农村党建工作的“空白点”。
村组干部类党员实行“目标管理”。村干部党员结合岗位实际提出年度工作目标,经党组织审核后,在村党组织大会作公开承诺,公示承诺内容。党组织抓好对党员承诺事项的经常性考核和督查,年终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得分和党员评议情况,分别作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评定。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转化和处置。
生产经营类党员实行“双岗管理”。立足于党员的行业特点,设置“致富先锋岗”,引导党员自主创业、带头创业、壮大产业,建立一批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人定责”的原则,设置民主监督、普法宣传、致富示范、社会治安、信息服务等5大类14个岗位,采取支部荐岗、个人择岗等方式,确定合适岗位。年底公开汇报上岗情况,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监督。将工作能力强、作用发挥明显、群众口碑好的党员,及时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外出务工经商类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建立流动党员外出登记、返乡汇报制度。各村党组织每季度联系外出党员不少于一次,了解他们工作、生活、思想等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主要工作,要求他们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活动。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在外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纳入本地及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互相协调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