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双店镇充分发挥党委驻村工作室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设立“三点一线”为民惠民乐民机制,切实转变工作方法,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设置服务代办点
依托全镇19个驻村工作室,在村组上设立服务代办点,对涉及到的房屋规划、民政、土地、乡建、林业、民事调解养老申报、合作医疗报销等群众需要办理的事务交到村组,事情办好后由村干部再送回群众手里。
“过去是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现在是群众只动嘴,干部忙跑腿。”说起这群众事务代办点,宋庄村村民宋浙江深有感触,“以前从村里到镇上去办事很伤脑筋,耽误工夫不说,有时遇到工作人员出差或不在家,村民还白跑路。”
该镇群众事务代办制的推行,实现了“办小事不出组、办大事不出村”,打通了一条便民惠民的“绿色通道”,真正架起了干群的连心桥。
据了解,自设置服务代办点以来,该镇各村共为群众义务代办事务120多件,接受群众咨询800多次,为群众直接节约办事开支3000多元。
构建培训服务点惠民
“以前参加培训要到镇驻地, 路途远,来回不方便,路上骑车还不安全。现在农技部门不仅不收培训费,而且将培训班办到了村里,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真是太方便了。”参培学员沈阳兴奋地说。
为切实解决农民培训难问题,双店镇在全镇19个村全部设置培训服务点,组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教师、农技人员、种养殖产业大户等组成培训服务队,采用集中学习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农闲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针对不同季节的农作物和不同的种养殖项目现场指导,提供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培训学习“面对面” 对接服务“点对点”,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该镇已上门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600人。
打造休闲娱乐点乐民
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乡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群众自办文化更加活跃,全镇各村文体活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今,该镇共建有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健身广场等文化娱乐点25处,形成了北沟计生文化、孔白孝道文化、中学苗坦之文化等一大批特色文化广场。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大院全部对村民免费开放,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镇依托“休闲娱乐点”,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能人”,并发挥他们在活跃基层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领头羊”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实现文化活动方式从单纯的欣赏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 据了解,该镇有民间文艺宣传队 10个,培训文艺骨干10余人, 60多人加入双店农民书画协会。
畅通便民服务热线
谁都知道,碰上了紧急事儿,远亲不如近邻。如今,在双店镇,村民都说,近邻不如“服务热线”。
双店镇依托驻村工作室,将便民服务中心建到了村里,同时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将村民手机或固话与村监控网络应急电话对接,村民一键接通即可找到村干部行踪。一部便民服务热线,既方便群众办事、又畅通村情民意反映渠道。“原来干部是坐等村民过来说事,现在服务热线一响,干部上门办事。”镇党委书记刘张华如是说。“热线电话,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还让服务速度提速,实现了“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该镇还组建了由职能部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8个“流动服务小分队”,实现“热线一响我到位”,“群众有事我带办”。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