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调解的民事纠纷,可以说是啥事都有。有的是为了宅基地亲邻撕破脸皮的;有的是婆媳不和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的;有的为了女儿出嫁为养老问题而大闹村支部的……村里哪里有纠纷,不管事大事小,我都得调解。”说起调解工作,石梁河镇陈岭村调解员郭勤水深有体会,“平时多和村民接触接触,聊聊家长里短,和村民关系搞好了,调解工作自然能做好。”
“郭勤水调解民事纠纷,每处理一件事情,他都会善始善终地完成,他就是有办法,让当事人心服口服。”说起郭勤水,村民们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
刘老汉去世很多年了,没想到却给刘老太遗留下了麻烦事。两个儿子为分家不公整天大闹,两处住宅,一处楼房,谁也不愿意要旧宅子,门头房还都想多分一间,急得刘老太大哭,直骂她那老头子没良心,撂下一大摊子事让她无法收拾。郭勤水了解情况后,发现问题出在多事的儿媳身上,分家总让她们掺和,这家务事别想整理利索。找到问题症结,郭勤水处理时,把多事的媳妇支到一边去,关上门和亲兄弟谈心,用亲情感化他们,使这对一奶同胞做到哥让弟、弟敬哥,和和气气地分了家。没想到年前解决好的事情年后又变卦了,多事的儿媳非要让对方分五年付清的钱两年交清,为此哭闹不止。郭勤水运用法律法规知识,使他们心服口服,致使儿媳不再闹事为止。为防止再出现意外,他找来证明人,让刘老汉的儿子、儿媳们签字画押,证明人签字作证,才算是圆满地平息了这起纠纷。
在郭勤水一碗水端平的处理下,他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觉无理取闹是行不通的,一切都要从理上来。意识到错误的亲兄弟感觉到了亲情的重要性,渐渐消除了隔阂,两家人相处融洽。“多亏了你这大评判,才使我能吃顿安稳饭,他们弟兄们相处好了,我死时也能给老头子一个交代了。”刘老太抓住郭勤水的手,抹着眼泪说道。
十多年来,仅郭勤水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多达900起,避免群体性械斗6起,疏导化解群体上访10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我们村有郭勤水这个和事佬,村民们是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老百姓是安居乐业,整个村庄是一片平安、和谐的气象。”村支书称赞道。
“群众的事无小事,往往小事情不处理就激化成大矛盾。”石梁河镇石梁河村的调解员薛明刚说。
在该村,王某和邻居本来关系一直不错,就因为邻居的羊啃了他的树苗,不依不饶。薛明刚当时以为他们的关系不错,不会斤斤计较,就说了他们一下也没往心里去。过了几天,村民跑来告诉他,王某和邻居打起来了,并且动了刀子。虽然在薛明刚的极力挽救下,他们化解了恩怨,但是他们心里已经产生了隔阂,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为此,薛明刚还深深地自责了一番。在以后处理的民事纠纷上,薛明刚用了心,无论村民的纠纷是大还是小,他都会认真的处理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像郭勤水、薛明刚这样的民事调解员,遍布在石梁河镇各村,他们奔走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走遍千家万户调解着村民的烦心事,以真心和宽容架起与居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为该镇的和谐、稳定默默地做着贡献。
(信息来源:《东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