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镇山前村是全县的老先进,村党总支把全村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课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了群众。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造福,民生实事象花朵一样普遍开放,请看——
这里的教育实践活动很生动
“多对照”敞亮了心扉
山前村面积达3.6平方公里,耕地3821亩,共有7个自然村庄,860个农户,3680口人,是省文明村、连云港市文化先进村。2013年,又获得了多项殊荣: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先进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2月份开展以来,村党总支多次组织全村的党员、村干部学习重要论述摘编——《论群众路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及习总书记在动荡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重要文件、著作,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学习对照。从党的奋斗历史,讲到村里取得的巨大变化;通过如何更好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的大讨论,得出要作出努力,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改善生活、发家致富的答案。党员们普遍认为,山前村是全县的先进村,村里大部分家庭都有致富的路子,都有较高的稳定收入,生活实现了小康。但不能满足于眼下的这个小康标准,华西村是华夏第一村,但人家还在大步奋进,永不停息,我们要学习先进的思想、进取的精神,把山前建设成全市的先进村,美丽的村庄。通过“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大讨论,村支两委一班干部更加人士到,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群众工作开展好,也加深了对党的宗旨的理解。他们由衷地表示,大讨论、多对照敞亮了我们的心扉,点亮了我们奋斗的灯塔,让我们更明确要干什么、为谁干、怎么干。
“重民生”不怕费力气
把赞扬的锦旗挂在心中,也要把群众的意见挂在心中。万只草鸡场、千头猪场、码头、花果林木种植,全村劳动力多渠道增收,人人有事干,个个能挣钱,收入较高,也比较稳定,农民纯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镇25个村的前列,但不能就在这个水平上徘徊,要开拓前进,否则就会落后。这就需要我们村两委、村干部帮助谋点子,解难题。
村党总支书记杭中亮年初在连云港传媒网上看到反映山前村6组出行难得问题。帖子是这样说的,我们这些住在庄里的人出行很难,路面坑坑洼蛙,雨天结水,希望有关部门管一下。杭中亮把这63个字一字不丢地抄下来,读给大家听,他说有关部门就是我们村委会,不要推托。村党总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路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下力气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6组的庄子里的一片老房子都是二三十年前建的,背靠着海拔
“为群众”关键在行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一切落实在亲民、利民、为此,山前村党总支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镇里实施山东片土地治理,村里抓住难得的机会,成立专门的班子,派出专门的人员,积极配合镇政府搞好规划、施工和质量监督。协调解决难题13件、41次,使工程按标准全面建成。兴建的3000多米长的水泥预制板梯形渠,疏通排灌渠5000多米,建桥闸16座,铺砂石路道1020米。翻水站东南的那片耕地,不但灌溉问题解决好,还要把生产路道通畅,解决多年来种地难行路难的问题。
当镇党委、政府把第三批村庄环境整治任务下达给山前时,村两委干部激情迅即燃烧起来,他们全力投入,充分利用金庄原有的基础,把群众的热情更大程度的激发起来。村庄环境净化了,清洁了,还在3000多平方米的废沟塘上造出了集文化活动、体育锻炼、休闲游玩与一体的山前农民广场。义务投工500多个,筹资36万元,垫平废沟塘,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文化长廊,并美化绿化500平方米。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村干部、机关人员义务劳动600多人次,村民自愿参加义务劳动800多人次。因为为村庄环境整治贡献很大以及新旧变化的强烈反差,全县的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会在山前村举办,与会的县镇领导通过实地参观,对这里环境整治的规划、质量、效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称赞。经过近期的大力改造,这里花枝招展,草木盎然,彰显了引人入胜的魅力。针对村里一些因病因灾造成贫困,子女上学缺乏资金的实际,杭中亮和村党总支班子成员发动当地民营经济老板、爱心人士,成立了山前村农民扶贫互助协会,村干部带头捐资。至目前,已累计筹集扶贫解困资金近10万元,帮助生活困难户17户,奖励3名考入本科的学生。投入3.3万元为五保老人金凤景、王奎兰修建房屋。山前村还多方面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村文化中心,打造全县一流的农家书屋,配备阅览室、棋艺室和老年文化活动室。多形式地举办文娱表演,烘托表彰经济发展模范、五好家庭、好媳妇等活动,寓教于乐,美化心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