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基层组织建设
党建促发展 古寨谱新篇—聚焦山左口乡南古寨村党建促发展生动实践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4-06-17 11:19:30

山左口乡南古寨村地处马陵山脉的绵延地带,属典型丘陵岗地,长期以来,土地贫瘠,传统种植业全靠人种天收,多数农民生活难以为继,用当地的话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餐饱”,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运转也几近瘫痪,班子涣散,纠纷不断,群众上访、赌博、打架斗殴时常发生,各项工作全乡倒数第一,“烂摊子”一时成了南古寨村的代名词。

如今,当你再次步入南古寨村,穿村而过的236省道两侧是飞檐斗拱,造型别致,整齐划一的别墅式商住楼,楼前栽满了枝叶茂盛,青翠欲滴的广玉兰、大叶女贞等绿化苗木,处处是鸟语花香。与山东郯城接壤的工业集中区,马陵山水泥厂、明达化工和马陵山新型建材等规模企业,机声隆隆,车水马龙,欢声笑语不断。短短几年时间,让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南古寨村农民感觉来得那么的突然。那么这种巨变的根源在哪里?随着笔者的探访脚步的深入,谜底被一个一个揭开。

搭一个凝心聚力的好班子:筑牢主心骨

南古寨村能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关键是有一个团结奋进、管理民主、想干事的村级领导班子。

2007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村民推选出了素质高、能力强、头脑活的退伍军人段春来担任村支部书记。万事开头难,想要带领群众治穷致富奔小康,必须先增强村支部凝聚力,树立村干部威信。段春来决定先从自身做起,先从干部做起。他带领村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心贴心了解群众疾苦,手握手鼓劲加油。碰头会上,村干部得到一致反映的突出问题就是村干部办事不公开透明和干部徇私舞弊等。对此,村党支部、村委会从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入手,还群众一个明白和公道。2008年,针对个别村组干部及其亲友将集体耕地据为已有,或以多报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组织有威信的群众代表和上访户共同参与每个村民小组承包地的丈量复查,排出隐瞒多占机动田300多亩。上交的承包金由原来的3000元追交到1.5万元。村计划外生育抚养费征收也从村组干部、普通党员及其亲属做起,从而使这两个老大难工作很快走在全乡最前列。为了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将“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办事准则,规定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都必须全部公开上墙,让村民“说三道四”,这样一来,爱占便宜的人少了,干部的腰杆直了,群众的心里亮了,干事的劲头也就更足了,村里的各项工作很快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段春来深深地认识到,促进发展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群众拥护、“双带”能力突出的领导班子。于是,上任之初,段春来就确立了“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建好机制、导好风气、搞好服务”的“五好”理念,牢牢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推行“一诺两评三保”制度、明确党支部工作职责、制定村“两委”联系会等一系列制度,在班子内形成团结协作、按照分工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集中活动日等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党员联户帮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要求每名党员联系1户贫困家庭,帮助贫困户找致富门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灵,传输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建理论、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节目,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双带”能力,全村80%的党员干部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

探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激活一盘棋

90年代初,村民们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到天津、宁波等地,做一些捡破烂、清洁工等城里人无人问津的脏累重活,甚至有的农户举家外出,外出村民过半又让南古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工村。背井离乡的艰辛,遥遥无期的打工生涯,得到的并不都是富足的小康生活,甚至有的村民因各种事故客死他乡,有的村民因误入歧途锒铛入狱。

面对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村支“两委”班子充分意识到,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经济发展是首位,没有经济发展也就没有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也只能空谈。而要从丘陵岗地从事传统种植业生产来实现治穷致富纯属天方夜谭。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村支“两委”班子在省、市、县扶贫工作队和县扶贫办、乡党委的指导下,从分析实情、找准根源入手,通过深入调研,逐步形成了“流转土地,上项目大办工业,千方百计致富农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共识。

南古寨西与山东郯城接壤,236省道穿村而过,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该村党支部广泛宣传,制定优惠政策,流转土地,跟踪服务等举措,吸引了众多客商青睐。投资过亿元的东海县马陵山水泥、连云港明达化工有限公司和马陵山新型建材先后在该村落户,三个大厂解决村农民工就业200人,人均工资1万元。工业的长足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201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2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138元。村民鲍小棒原在昆山电子厂上班,听说村里企业招工后通过亲友报了名,并被顺利录取。如今,他出任车间班长,单位为他办了“五种保险”,每月工资1500元。他说:“家门口上班,既能照看老人孩子,又拿到不菲的报酬,这比外出打工强百倍啊!”远在浙江萧山打工的青年农民鲁春生回到本村水泥厂上班后说:“流转土地每年可获一笔较种植业3倍收入,进厂上班有了二次收入,失地不失业,失地有保障,一举多得啊”。

绘一张宜居宜业好蓝图:旧貌换新颜

为了让农民有一个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村支“两委”班子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村建设的同时,多方筹集资金,聘请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编制了南古寨村村庄建设规划,对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进行了科学布局,并根据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采取递度建设的方法。这既不同于整村搬迁,也不同于村中翻建,而是在省道两侧划定农民新区,凡是符合条件的农户可按统一布局、统一图纸,统一标高,建成省际商贸街。目前新规划沿街商住楼房80栋,投入31万元修建了两条水泥路,安装路灯48盏、路旁植树950株,村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为了充分发挥新农村服务中心服务党员群众、推动发展富民、促进乡村和谐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南古寨村以全县开展新农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按“9+2+1”模式(即新农村服务中心的“九室两超市一广场”:设置综合办公室、综合服务室、党员活动室、文化阅览室、警务安全室、民情调解室、党代表工作室、卫生服务室、村情档案室,配套生活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文体活动广场),投资40余万元,将该村原村小规划建设成村新农村服务中心,彻底解决了村支“两委”活动无场所,村党员活动无阵地,村民休闲无去处的“三无”历史。采取集体垫一点,向帮扶单位争取一点的办法,充实了村卫生室医疗设备,购置了6台电脑完善了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器材一应俱全,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农民活动最理想去处。

民生实事优先解决,是南古寨村支“两委”做出的坚定承诺。南古寨小学和新建的中心幼儿园,位于省道两侧,但门前的水泥路为三个村的结合部,道路狭窄,车多人多,交通事故频发,群众反应强烈。对此,该村充分利用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山左口乡作为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家保联系点的有利时机,向徐家保书记提出希望县里能协调解决学校迁址建设问题。徐家保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组织县教育、国土、规划等部门与乡里一起研究会办,使这一民生实事有序推进。村里也采取先期筹措一事一议资金19.14万元,加宽了幼儿园门前道路至7.5米,总长520米,并进行两侧绿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家长孩子的行路难问题。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秸杆乱堆乱放或乱烧乱燃严重影响村庄环境的实际,该村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等办法,共投资100万元,建成可供500户农户用气的秸杆气化站,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村草垛乱堆乱放及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老大难问题。目前全村有350户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环保的秸杆气。

传说南古寨村是唐代薛礼征东时布下的一个古老寨落,今天的南古寨村已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明天的南古寨村,将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满怀豪情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迈着更加坚实的步伐,谱写着更加动人的新乐章。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