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心里话,在哪说,对谁说?有意见在哪提,对谁提?如今,石榴街道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全街道17个村设立“群众说事室”,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以前,该街道各村大多利用村民代表会、村民组长会和村务监督会等形式,接受群众对村、街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由于人多,时间短,往往不够深入全面。为此,该街道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这个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在全街道17个村办公室内设立“群众说事室”。实行街道包村干部及村两委成员在“群众说事室”接待群众说事制度。在室内摆放座椅、茶水等,为说事者营造温馨的说事氛围,同时做到办事程序、值班制度、服务人员、联系电话等全部公开,让群众敢于说事,放心说事。
“群众说事室”工作人员对群众说事的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分清哪些问题比较简单,可以立即办理,哪些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分步实施,哪些问题是村里能办的,哪些问题需要上级办的,进行分类处理;对村民反映的一般性问题由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组织讨论,研究解决对策和方案,对能办的事,明确责任人,立即办理,绝不拖拉,对一些矛盾纠纷需要现场调查处理的,及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协商处理,对本村不能办结的问题,实行“陪访”“代访”,由村干部陪同或者代替说事人员到上一级解决。
“群众说事室”切切实实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赋予群众更多的话语权,同时给决策者带来两大好处,一方面便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多层面、多角度掌握社情民意,及时研究处理苗头性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避免了越级上访和延误工作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为党工委、办事处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创造了机会,增加了政府的信任度,群众可放心敞开心扉说“心里话”,以心换心支持街道的中心工作。
据统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街道“群众说事室”共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72条,内容涉及招商引资、阳光村务、民生工程、秸秆禁烧和公益事业等,先后处理和化解各种矛盾纠纷42起,为群众解决所说的实事、好事60多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