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反映问题,不出家门动动手指就可完成即时举报;政府制定的政策文件、近期工作重点,可以通过微博实时“收听”。安峰镇创新推出“微政务”工作平台,积极探索网络时代走好群众路线的新路子,进一步拓展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新渠道,以“小服务”实现“大作为”。
新媒体时代,微博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某种程度上,网络舆情中的民意,是地方政府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作为全市惟一的“强镇扩权”试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该镇适时推出“群众路线在安峰”及党委书记、镇长实名微博,同时打造了一个“群众路线在安峰”的贴吧,架设政府联系群众的新桥梁,激发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为确保“微政务”平台不流于形式,该镇从大学生村官队伍中选拔专人担任网管,并集中时间组织三套班成员、机关站所和村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学习,明确镇三套班成员建立个人微博、机关站所加入贴吧、村党组织公布电子邮箱的硬性规定,构筑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微博矩阵,逐步实现全镇政务微博“一网覆盖”。所有“微政务”载体推行个人和网管的双重管理,定时关注督查更新,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的事项。按照班子成员、机关站所、村级党组织、村组干部个人、普通党员、民生热点等8大类别分别设档,逐一交由个人或基层党组织办理,确保做到“凡是交由个人整改的,一律有反馈;凡是交站所整改的,一律有回音;凡是交村组督办的,一律有答复”。
“微政务”联系大民生。远在苏州打工的钟何村钟建休息时间喜欢到网上逛逛,本月下旬,他无意中看到“群众路线在安峰”贴吧,便进去发了一条“我家后面的水渠堵了能给解决吗”的贴子。结果第二天上午,家里父母就打电话给他,说镇里来人处理水渠了。钟建感慨地说:“本来以为镇里办的这个贴吧就是在跟风做个样子,没想到反映问题还真有效果,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到网上说,不用跑回家专门找人啦。”最近,该镇毛北村的杜凤兰有点“小烦恼”,她这两天到镇财政所农业保险服务窗口想了解能繁母猪优惠政策,由于会计外出培训没找到人,心里有点不高兴。回家后,就和平时爱上网的丈夫说起这事,她爱人一听,想起最近刚关注的镇长微博,就试探着在镇长微博上把这事说了。没想到,当天下午村会计臧建国就到她家,把她带到镇里,由财政所所长赵小新亲自给她解释了能繁母猪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安峰镇“微政务”平台开通仅1个月时间,就收集粉丝反应的问题20余项,办结17项。
镇党委书记张海斌谈到“微政务”平台时连说两个想不到:“想不到老百姓用网络比我们很多干部还通,想不到这个方式对于体察民情真有用。”“‘微政务’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方式创新,只能作为政民互动的一个补充。”他表示,“为解决更多不上网不用网的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镇里在利用公开栏公布办事承诺、联系方式的同时,正在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乡进村民情调查,建立每家每户的民情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