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5月 22日 星期四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基层组织建设
古寨谱新篇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4-03-26 15:10:17

—山左口乡南古寨村走群众路线结硕果

山左口乡南古寨村地处马陵山脉的绵延地带,属典型丘陵岗地,村内土地贫瘠、丘壑纵横,用当地的话说“地无三尺平”。种植业生产全靠人种天收,一年一熟的种植模式,令多数农民生活难以为继。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村级组织只能靠借高利贷维持正常运转。班子涣散,纠纷不断,群众上访、赌博、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各项工作全乡倒数,“老大难”一时成了南古寨村的代名词。

90年代初,“乡统筹村提留”让种地倒贴本的村民们无奈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天津、宁波等地过着乞讨生活。专门从事捡破烂、干清洁工等苦脏累重等城里人无人问津的活计。年复一年,外出村民的生活直线上升,一石激起千层浪,南古寨村民纷纷弃田外出,有的农户干脆封了家门举家外出,一时间外出村民过半数。村干部为了应付完成“统筹提留”费用,上门收取农户所谓的抛荒费。南古寨村一度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工村。

务工人员在漫漫的打工生涯中也像打翻的五味瓶,许多家庭因外出劳务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有的村民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无法维权,还有的外出农民步入歧途螳螂入狱或是客死他乡。这条打工的路究竟还有多长?这令南古寨村的头头脑脑异常尴尬和纠结。

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后,南古寨村如浴春风,他们走出去,带回来(走出去,带回信息资金项目),出去走,回来带(出去走,带出订单劳力创收)。巧借上级以奖代补的各项扶持政策,开展了大规模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环境整治,建设民生等一系列大动作,全村处处呈现新气象。

如今步入南古寨村,穿村而过的236省道两侧是飞檐斗拱,新型别致,整齐划一的别墅式商住楼,楼前是两道布满了枝叶茂盛,青翠欲滴的广玉兰、大叶女贞等绿化苗木,村民集中区宽阔的广场上,篮球场、各类健身路径吸引休闲的人们。与山东郯城接壤的工业集中区规模企业马陵山水泥厂、明达化工和马陵山新型建材,机声隆隆,车流人流不断,处处皆是鸟语花香、欢声笑语的景象。境内的马陵古战场留下的古墓群,巨人大脚印和恐龙脚印等景点令游人流连忘返。

短短几年时间,但对于南古寨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一切又是来得那么的突然。这种巨变的源泉来自哪里?

有支富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

南古寨村能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关键是有一个团结奋进、管理民主、想干事会干事干大事的村级领导班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支村两委一班人深深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该村紧紧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确立了“建好班子、带好队伍,搞好机制、导好风气、做好服务”的“五好”理念,推进工作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学习党的三个代表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教育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发挥远程教育信息灵,传输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党建理论、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节目,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双带”能力,全村80%的党员干部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同时,开展了党务公开日、党员活动日、党员联户帮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每名党员联系1户贫困家庭,帮助贫困户找致富门路。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推行一诺两评三运用机制、明确党支部工作职责、制定村支两委联系会等一系列制度,在班子内部形成了团结协作、按照分工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工作中一是从难点入手。计划生育和机动田承包是村里的两大难题,问题多、群众意见大。针对村民反映个别村组干部及其亲友将集体耕地据为已有,或以多报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立即组织有威信的群众代表和上访户共同参与全村每个村民小组承包地的丈量复查。一周时间,全村共排出隐瞒多占机动田300多亩。上交的承包金已由原来的3000元追交到1.5万元。村计划外生育抚养费征收也是从村组干部、普通党员及其亲属做起,这两个老大难工作都很快走在了全乡最前列。二是从焦点着眼。南古寨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省、市、县后方单位每年都会筹集一些帮扶物资对低收入农户实行“一对一”帮扶,物资的发放就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为了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将“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办事准则,并规定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都必须全部公开上墙,让村民“说三道四”。这样一来,爱占便宜的人少了,干部的腰杆直了,群众的心里亮了,干事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有一个切合实际发展的好思路

万事开头难,面对千疮百孔的烂滩子,村两委班子从分析实情、找准根源、理清思路入手。通过深入调研,在省、市、县扶贫工作队和乡党委政府悉心关怀领导下,逐步形成了“流转土地发展工业,千方百计致富农民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同步推进”的二同共识,围绕这一共识全力推进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

村两委认识到:要从丘陵岗地从事种植业生产来实现治穷致富奔小康纯属天方夜谭。唯有上项目大办工业才是明智之举。南古寨西与山东郯城接壤,236省道穿村而过,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他们通过劳务招商,以情招商,亲友招商等形式,传递优厚条件、优惠政策,提前流转土地、兴修道路、架设线路等,吸引了众多客商青睐。投资过亿元的东海县马陵水水泥、连云港明达化工有限公司和马陵山新型建材先后在该村落户,三个大厂解决村农民工200人,人均工资1万元。村民鲍小棒原在昆山电子厂上班,听说村里企业招工后通过亲友报了名,并被顺利录取。如今,他出任车间班长,单位为他办了“五种保险”,每月工资2000元。他说:“家门口上班,既能照看老人孩子,又拿到不菲的报酬,这比外出打工强百倍啊!”远在浙江萧山打工的青年农民鲁春生回到本村水泥厂上班后说:“流转土地每年可获一笔较种植业3倍收入,进厂上班有了二次收入,失地不失业,失地有保障,一举多得啊”。

有一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蓝图

南古寨村两委班子认识到,没有规划引领的建设就是乱建设。2007年,该村聘请盐城市规划市政设计院,编制了南古寨村村庄建设规划,对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进行了科学布局,并根据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合理规划安排。一是在穿村而过的236省道两侧建设沿街商住楼,符合条件的农户可按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标高,建成连接苏鲁两省的省际商贸街。目前新规划沿街商住楼房80栋。二是高标准打造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在实行一个村庄一张图纸的民居工程建设上不走样外,该村针对目前村庄普遍存在的秸杆乱堆乱放或乱烧乱燃严重影响村庄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向上争取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等办法,共投资100万元,建成可供500户农户用气的秸杆气化站。目前全村有350户农民已用上清洁、卫生、环保的秸杆气,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草垛乱堆乱放及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老大难问题。三是通过“一事一议”酬劳和向上多方争取等办法解决出行难,先后投资31万元修建了两条水泥路,安装路灯48盏、路旁植树950株,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四是按“6+2”模式(即新农村服务中心的“为农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医疗卫生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民主议事室”新建了拥有六大功能的新农村服务中心,建设一个生产资料超市和一个生活资料超市。彻底解决了村支两委活动无场所,村党员活动无阵地,村民休闲无去处的“三无”历史。

有一颗关注民生的炙热之心

民生实事优先解决,南古寨小学和新建的中心幼儿园,位于省道两侧,尤其幼儿园门前的一条水泥路为三个村的结合部,道路狭窄,车多人多,给学生、家长和行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群众反应强烈。对此该村依靠上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从群众关心的重点着手,筹措一事一议资金19.14万元。加宽了幼儿园门前道路至7.5米,总长520米,同时进行道路绿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家长孩子的行路难,家长放心孩子舒心。突出解决看病难;该村采取了集体垫一点,向帮扶单位争取一点的办法,充实了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实现了小病不出村;购置了6台电脑完善了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器材一应俱全,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农民活动最理想去处。

传说南古寨村是唐代薛礼征东时布下的一个寨落,如今南古寨村又在谱写着更加迷人的新篇章。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共产党员网        共产党新闻网        江苏省委组织部        江苏先锋        连云港市政府网        连云港党建网        东海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