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李埝乡在乡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针对入户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和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暖民心”活动。
联系卡连接干群心
李埝乡高埝村村民高少洲,前几天家里电压不稳,看电视都是问题。正为难之际,他想起了乡里联系他的高建立留给他的一张联系卡。按上面的电话,他找到了高建立,高建立立马联系乡供电所所长董淑斌当天带领技术人员现场调研,发现这个村有15户农民使用的电压不稳。于是该所第二天就为这个村更换了变压器。高少洲所说的小卡片就是李埝乡开展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活动中,高建立入户走访时留给高少洲的联系卡。在李埝乡,每一个农户家里都有一张这样的卡片,上面写着联系干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为更好地开展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李埝乡依托乡直机关、强企强村的资源优势,全乡组织100名乡直机关党员干部支部与2000个农户分别结成对子,有效解决联户干部个人想办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同时,该乡还以村为单位,依托村级党员教育室创造性地开设了“群众讲堂”,采取农村群众点题、村级组织接题、“群众讲堂”解题的方式,让“群众动嘴、干部动腿”,搭建起干群交流新平台,有效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及利益诉求。
厚棉被暖了老人心
春寒料峭,但李埝乡敬老院的每个房间里却温暖如春。83岁的姚富都老人指着床上的新被子高兴地说:“这是入冬前乡上的干部专门送来的,又软又暖和。”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上暖冬,该乡的干部还为36位五保老人送来了新棉袄。一床棉被,体现了该乡党员干部关心困难群众的细微和真情。为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该乡设立了救助帮扶困难群众专项基金,采取“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挤一点、党员干部拿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非公经济人士踊跃捐助,积极参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医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奉献爱心,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整体联动格局。据统计,春节前,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该乡筹措资金近2万余元,,购置花生油、大米、棉衣、棉被等物品,对100余户困难群众、优抚对象、残疾人进行了救助。
新年里呈现好风景
春耕在即,李埝乡农技站站长高林又来到他的联系户李善合家,和他拉起了家常。李善合家仅有3亩多地,一年收入也不多,高林建议他今年把土地流转承包出去,到乡里工业园去找份工作。春节上班后,李埝乡的广大党员干部开始了又一轮大规模的入户走访,一家一户为他们来年春天的生产生活出主意、想办法。该乡对全乡的困难群众进行了摸底排查,各联系单位和广大联户干部结合实际情况,“一户一策”落实救助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全乡共确定“一户一策”困难群众1000余户,并全部建立了帮扶台账。同时,乡直各部门单位重点开展为困难群众送温暖、困难群众就医优惠、困难群众就业帮扶等专项救助帮扶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